第173章:推廣的阻礙(第1/2頁)
章節報錯
見崔希逸臉上神色不悅,宋通再微笑著解釋道:“心內因為遇有緊急事務而緊張,本是人之常情。大使經歷雖多,但人之本性卻也不能抗拒。以宋某來看,一切極為妥當!”
聽了宋通這話,崔希逸焦慮的心情好了很多。自己的心情好了,他卻用擔心的眼神,看向愛婿。
對於來自既是上級,又是長輩的關愛,宋通的心裡感到溫暖。
可是家人的關愛,家庭再溫暖,也代替不了宋通穿越來到大唐的使命——融合諸族,令大唐繁華持久!
想到這裡,他不禁再陷入了沉默之中:穿越來到大唐,結識了阿史那博恆等各族同袍,並相互交好,這是一份難得的情誼。後來再和美麗賢淑的崔三娘子成婚,更是令宋通喜悅萬分的事。
好事連連,的確是宋通自己勇敢機智的基礎上,再得到了許多大唐知識、常識的灌輸。
對此,宋通只有感到萬分幸運。可身在大唐的他也知道,自己是身在軍伍,身在殘酷的不斷用冷兵器交戰的時代裡。
頻繁的戰鬥,哪怕是騎馬奔縱,也都是隨時暗含著極大的危險。稍有不小心,或者說是稍有意外發生,就是身殘、身死的悲慘結局。
因為,宋通來到大唐,只是獲得了一系列的知識,並沒有像是神仙那樣,可以百毒不侵、刀槍不懼。更沒有傳說中狸貓那樣有所謂的九條命。
一次風寒感冒,一柄莫名刺來的刀槍,一支流箭,或者一次官場的疏忽而獲罪,都可能使得宋通當即殞命。
想到這些,只有宋通感到心中悲涼。
見宋通一時無話,崔希逸只當他是惦念崔三娘子,只當他不捨得與新婚嬌妻頻繁分別。
最是疼愛三娘子,愛屋及烏,崔希逸也就對本就喜愛的宋通,更加生出憐愛之情。
看著沉默無語的宋通,崔希逸暗歎一聲後,緩緩地說道;“六郎,這場大戰之後,無論結局如何,你都儘可去隨心意做事。畢竟你還年輕,暫不必太過操勞。”
宋通默默地點點頭,心中暗道:是啊,自己也是操心的命。不僅要嘗試著改變政局,又還妄自攬下融合諸族這樣艱難的事務。這些已經是雜絮萬端了,又還做蘸水筆、書冊,種棉花、西瓜,試驗大棚技術……。
這樣想著,宋通不禁笑了起來。
崔希逸見他展顏,自己也是開心:“六郎,在想什麼?”
宋通站起身來,整理了衣袍後,再正色拱手回道:“大使,宋某再是無知,也懂得生而為百姓,死後為山嶽的道理。宋某此生,只願為大唐萬民福祉拼爭!”
崔希逸看著一臉莊重神色的宋通,不住地點頭稱讚。
再示意宋通坐在身邊,他低聲說道:“崔某當然也是此想,但恐朝中貴人們未必輔助。”
的確,做事需要一定的權力,有時候更是絕對的權力。可對於皇帝來說,這樣的狀況是不允許發生的。因為臣子只能匍匐著建議,再俯首帖耳地領命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