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善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通點頭稱是,坐在了崔希逸的身邊,暢想著說道:“那就明年大面積種植棉花以後,再進行這些機械的製造和試驗!不過,”
說著,他衝崔希逸呵呵地笑道:“那種可以同時紡出多根紗線的機械,可以先製造出來。”
崔希逸認同後,再說道:“這樣的機械製造出來,麻線也是可以用的。總之,會節省人力就是。”
“不。”宋通連忙說道,“用這種機械,是提高了單個人的工作進度。但是,應該招募更多的人,來操作這種機械。這樣,就能有更多的人穿上更舒適的衣裝了。”
崔希逸點點頭,再笑看著他說道:“嗯。但是織造署的匠人們,數量畢竟有限。哪裡去找那麼多人,來操作這個機械?”
宋通知道,此時的大唐,匠人們是必不可缺,甚至在薪酬待遇上,也還不錯。但是,因為此時的社會等級鮮明。作為匠人來說,是出於社會底層的勞動者。
操作新的紡紗織布的機械,需要大量人員。但普通百姓,若是在家中操作,那是肯定可以。但要被集中到車間廠房裡去,百姓們就會覺得身份立即低微。即便薪酬給的多,他們也肯定很不情願。
這個問題既然說出來,宋通就已經有了一定的主意。見崔希逸再次丟擲難題,他就鄭重地拱手施禮。
然後,宋通再誠懇地請求道:“大使,這些機械的使用,的確需要在水渠邊建造大量房舍,以集中紡紗織布的匠人。百姓們或者覺得自降身份,而不會率先前去。但是,宋某仍有可行提議!”
知道他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主意,崔希逸也不說話,只是微笑著看著愛婿。
宋通得到暗許,就接著說道:“將願意前去務工的奴婢們,集中起來操作那些機械!這樣,既減少了人間的不公平,又使得人盡其才!”
崔希逸聽罷,不禁拍掌叫好。
作為儒家、佛家雙修的崔希逸來說,去到東西兩市巡視時,曾多次親眼見到人市中販賣人口的情景。
幼童哭嚎,弱女悲慼,這樣的景象看在眼裡,的確是人間悲劇。
雖然作為官貴的他,也擁有多名奴婢,但這些都是官府配給,並非他刻意買來。而且,崔希逸對於這些奴婢們,也很是寬仁。
當然,要想使得現在的崔希逸,有人人平等的絕對觀念,那也是天方夜譚。
但宋通能夠激發出他的同情心,使得他能夠認可不必要的奴婢們,前去工場務工,進而得到一定的人身自由,以及社會尊重——因為有較為合理的勞動報酬,這也是善莫大焉的事了。
見崔希逸同情心大發,宋通立刻趁熱打鐵,再說就是妓館青樓裡的女伎、雜役們,只要願意安心前去的,也可以由官府暫時出錢贖出。待他們工作後,再逐漸還清贖身錢。
崔希逸略作沉吟後,再次認可。宋通見狀大喜,立即請求面見織造署的署令。
崔希逸滿口答應,隨即就吩咐門外的渾天放、達昂毋謙,前去傳喚署令、署丞前來。
不多時,這二人前來回話。聽了宋通的話,署令、署丞都是驚訝得長大了嘴巴,不敢回應。
又見到崔希逸面色嚴厲,署令只得施禮問道:“大使,招集這些人前來,也不是什麼難事。但他們的名籍,卻是另行造冊的。”
宋通隨即插話回道:“將他們聚集進工場,也並不與良人摻雜。只是他們不再由各自的主家管制,而由署令、署丞管理了。”
署令還在猶豫,署丞再拱手問道:“他們身為奴婢,又比匠人身份低微得多。但若在一起勞作,匠人們或者也是不喜。如此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