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長河落日圓(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站立許久後,直到夕陽半沉於西面的荒澤、大磧之中,他才長呼口氣,平緩了心情。
隨後,鎮將就邀請幾人,再回去大堂。
天色已經昏暗,戍堡內當然點不起製作繁複、價格昂貴的蠟燭。但也早有侍衛,在堂內點起了數十盞油燈,將堂內照得也是通明。
幾張木桌拼湊在一起,鎮將再找來幾名將佐,一起陪同王維、宋通等人宴飲。
酒至半酣,鎮將走到宴席前面,拔劍起舞;宋通拿過一面腰鼓,擊鼓助興。
王維喝得興起,沉思過後,再吟出一首詩作來:“長安少年遊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空盡海西頭。”
這首詩作吟出,鎮將率先大聲喝彩,陳暉等人隨即附和。
宋通卻面無表情地看向王維;而王維,也似乎是帶有暗喻一般的默不作聲。
宋通知道,這首詩作裡,有王維為崔希逸鳴不平的隱喻在其中。主要是這首詩的最後幾句,帶有崔希逸尚不如部下升級快的寓意。
這裡面,肯定不是揶揄宋通。因為王維知道他是崔希逸的愛婿;這裡面,也的確會有一些逢迎的意思。
但也因此而說明:崔希逸,的確是人望頗高。
可是,即便再為崔希逸因為大功而未能連續升官,也要知道,目前的崔希逸,也已是從三品的大員了。如果再進一步,那就是要升入宰執班子裡去了。
宋通本就是這樣打算的,再聽到王維的這首詩,他更是暗喜不已:迅速將這首詩傳播開,為崔希逸進入宰執造勢!
王維暗歎一聲後,對宋通說道:“崔大使功名卓著,為人正直忠厚,為官清廉剛正。這樣的人,若是,”
說到這裡,自覺稍有不妥的王維,改換了一下說話的方式:“若只是長居邊地為將,不僅是他個人委屈至極。官宦們也會失望,萬民更是慨傷。”
聽得懂王維的語義,宋通剛要點頭認可,卻見鎮將已是不悅。
他“咚”的一聲,將木質酒碗放在桌案上,想要呵斥幾句,但又強行忍耐了下來。
王維見鎮將這個狀態,雖然不知道是為什麼,但也不敢再開口,只得悶頭坐著。
宋通想了一下,就拱手問道:“都是直率人,請儘管直言。”
鎮將看看宋通,拱手還禮後說道:“都知道宋軍使是崔大使愛婿,對於王拾遺,”
說著,他轉頭看向王維,嘆了口後,再接著說道:“我等也只有敬仰之情。但是,剛才王拾遺所言,卻為某不喜!”
見這鎮將頗為豪爽,王維的尷尬之情反而好了許多。拱手致禮後,他試問道:“敢問某說話何處不妥?”
鎮將忍了忍,還是端起酒碗大飲了一口後,仍徑直說道:“王拾遺剛才所言,某雖粗魯,但也能夠聽得明白。是欲要崔大使升職調走,而不在邊地,對吧?”
王維仍是不明所以,面對這個滿臉虯髯的大漢,雖然心中畏懼,但也只好點頭承認。
鎮將見他點頭承認,似乎更加氣惱。忍了忍,他再喝了口酒後,盯視著王維說道:“王拾遺所言,甚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