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王拾遺(第2/2頁)
章節報錯
宋通對他笑了笑,自顧翻身上馬。嵬飛猿隨即呼喝一聲,眾人就一起騎馬奔出驛站。
沿著山路逶迤南行,眾人頻頻打馬,只想趕到三十里外的昌松縣城再休歇。
一路賓士,拐過一處山坳,宋通略微勒住馬韁繩,遙看向山谷中的昌松縣城。
天空湛藍萬里,使人頓生空靈的感覺。朵朵白雲,緩緩地掠過昌松城。
城頭上飛舞的軍旗,已經隱約可見。山谷中迴環的河流旁,大群的牛羊,在牧人地驅趕下,漫步在草場內覓食。
眼望美景如畫,眾人的心情都是愉快。宋通的兩腿一夾馬腹,坐下的青驄獸再次嘶吼一聲,向前奔去。
有道是看山跑死馬。
昌松縣城雖然從山上看去很近,但因山路迂迴,實際距離也還不近。
由於下坡道路較多,眾人也不敢過份催促馬匹奔縱,只好不停地左轉右轉著,耐心趕路。
山路中頗為寂靜,宋通等人正要轉過一道山崖,耳中聽到不遠處傳來清脆的“啪”的一聲鞭響。
繞過山崖,宋通勒住手中的韁繩,青驄獸正因下坡而奔走甚急。猛地被遏制前行,它不耐地嘶吼一聲,兩隻前蹄也高高躍起。
眾人趕到身邊,正要詢問為何止步,已見到宋通大笑起來。
一齊向前面看去,眾人只見一輛四頭牛拉著的牛車,正在兩名趕車人的吆喝下,緩緩地走來。
之所以是四頭牛拉載,是因為牛車上面的黑色車廂實在巨大。裡面搭載的貨物,應該也是沉重。
因此,不僅幾頭犍牛奮力低頭邁步上坡,木質車輪也不停地發出“吱嘎、吱嘎”的響聲。
牛車的旁邊,一名騎在馬上的身穿青袍的文官,也已看到了對面的一眾官將。見到宋通勒馬大笑的英姿,他不禁連連點頭,以示稱讚。
隨後,這名文官就一手捋著頷下的黑鬚,一手帶著馬韁,繼續仰頭看向天上的遊雲。
他的身邊,另有一名身穿青衣的人,再就是五六名身著白衣的侍從。
見到對面的一眾騎馬的官將,侍從連忙與這名文官低語幾句。
回過神來,文官把目光從天際收回,再看向宋通等人。
這人有旗幡在側,肯定是王維無疑了。
待兩邊距離接近,他還未問話,就見身穿綠跑的宋通已經率先拱手致禮。
論官階,肯定是目前的宋通比王維要高。但王維是領受皇帝之命前來,所以宋通還是要先行施禮。
王維還禮後問道:“是我們趕車妨礙了諸位趕路嗎?”
宋通連忙拱手說道:“和諸番便宜大使、河西赤水軍火器營兵馬使、振武校尉宋六通,受河西節度使崔公差遣,特地前來迎接王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