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博恆翻身上馬,拉起馬韁繩。他看向東面的涼州方向,再俯身冷冷地打量仰頭看著自己的曹世宇。

稍後,他低喝一聲:“你狡詐剩餘草原上的狐狸。既然不是憨痴,還用問我嗎?!”

說著,阿史那博恆衝站在氈帳門口的渾天放達昂毋謙看了看,就發出一聲呼哨。

赤影立刻揚起前蹄,在主人的指揮下,奔向涼州方向。

渾天放和達昂毋謙目送阿史那博恆遠去,再走近曹世宇詢問道:“我們等宋軍使,你要跟著回去嗎?”

曹世宇恨恨地說道:“我又不是憨痴!”說完,他大步走向馬廄。

騎上一匹馬,曹世宇手拿著一根長長的套杆,再將幾隻獵犬放出犬舍,吆喝著它們跟在身邊以輔助看管馬匹。

隨後,他就和幾名牧丁一起鬨趕著馬群,去到山谷中放牧去了。

這邊的山谷是曹世宇放馬的場所,隔著一道山樑的另外一個山谷,就是宋通接連與仲朗傑等人秘密商議的所在,

仲朗傑不敢一下子招集太多的人,聚在一起議事,只能每次找來三五人。而且,還多是在天黑以後,或者就是趁著吃飯的時候湊在一起。

也正因此,宋通可以從中看得出來,這些不同宗教信仰的蕃人,都能暫時放下宗教之爭,而把注意力轉到蕃人應該獲得的安樂生活之中。

即便在議事中發生了言語衝突,宋通也不斷地把漢話的求同存異的觀點,詳細地、反覆地講給眾人,以免造成新的矛盾,或者將眾人的注意力扯離帶偏。

仲朗傑暗中找來的人,數量並不多。但這些人,都是這兩千餘名蕃兵俘虜當中,佛教、苯教各流派頗受尊重的人。

這些人認同仲朗傑和宋通的提議,他們回去之後,就如種子種下麥田裡

一粒種子,會結出數十粒果實。這些蕃人當中的精英,回到各自的信眾群體後,再暗中作耐心細緻地宣傳引導。因為信仰的力量,他們相對於種子而言,起到的作用只有更大。

連續十餘日,宋通終於與仲朗傑帶來的蕃人領袖,分別做了認真交流,並得到了他們的真心認同——如果可以有抗爭的機會,誰會願意甘心為他人愚弄驅使呢?

待仲朗傑確認都已溝通完畢後,宋通鬆口氣的同時,再不斷叮囑仲朗傑:要不斷為眾人打氣,以免有人生出疑慮而發生意外。

仲朗傑連連稱是,表示絕不敢對此忽視。

宋通隨後再安慰仲朗傑道:“朝廷必會認真考慮河西節度使府發去的建議,仲朗兄只需帶領眾人安心靜候即可。”

仲朗傑帶著心中祈盼,合掌祝禱不停。

宋通再補充說道:“在唐地的風險,遠低於回去蕃地可能遭遇的困難。仲朗兄,千萬小心!”

仲朗傑聽到這話,立刻現出威嚴莊重的神色,彷如一頭傲然的雄獅。他語氣和緩,但充滿期待:“既然我們百般思慮,必要成功!”

見他如此堅定,宋通也就放下心來。想想都已交流明白,他就拱手與仲朗傑道別。

兩人攜手走上山坡,回看山谷中放牧的數千蕃人,都是感慨不已。

仲朗傑再次躬身施禮說道:“宋六兄弟,感謝你!因緣,使得我們相識、相好。因緣,也必會催生出最豐碩的果實!這次,我們定會得到滿意的結果!”

宋通心中暗道:仲朗兄,豈止是這次!這是萬全之計,後世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