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燎原之火(第2/2頁)
章節報錯
入眼都是祥和的傍晚景色,腳下的青草踩上去,也如同柔軟的地毯一般,令人很是愜意。
俯身隨意摘下幾支黃色的野花,宋通嗅了一下笑道:“這種花,在高地很是常見,”
他的話未說完,仲朗傑就感慨地說道:“金露梅。從祁連山以南到祁連山以北,只要是生長環境適宜,它並不在乎是身處蕃地,還是漢地。”
接過宋通手裡的幾朵小花,仲朗傑將它們別在耳邊,再給宋通的鬢邊別上幾朵。
相對笑笑,仲朗傑再說道:“漢人有鬢邊插花的習慣,蕃人也有愛美之心。以這樣說來,只要我們平心靜氣地相待,都是美好景象的。”
宋通“嗯”了一聲,再看向周邊連綿起伏的山嶺、山谷。
遠處山巔的積雪,被晚霞映得通紅。山坡間的密林中,傳來風動之後的陣陣松濤聲。
眼望這些美景,宋通不禁問道:“仲朗兄知道焉支山的故事嗎?”
“知道一些。”仲朗傑環顧四周後,緩緩地說道,“最早這裡是月支人,也就是現在的粟特人居住。他們被匈奴人趕走後,霸佔了這裡,再又被漢人驅離。”
對著高山之巔合掌祝禱後,仲朗傑再接著說道:“美麗的天地,應該住著心地也是美麗的人們。”
“嗯。”宋通看了他一眼,再望向遠處接連不斷的長城,暢想著說道,“隋煬帝楊廣,也曾在這裡召見幾十國使者。除了彰顯武功以外,他也有通融諸族、貿易來往的想法。”
隨即,宋通喃喃地念道:“北河見武節,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千乘万旗動,飲馬長城窟。”
“若是往日聽得這首詩,仲朗必以為是豪闊萬狀。但是現在聽來,”仲朗傑略微搖頭說道,“只覺得是窮兵黷武的感覺。這種事,應該距離這片美麗的山谷遠遠越好。”
“好!”宋通回應一聲,轉頭看向仲朗傑,“仲朗兄,我們去到氈帳內接著敘談!”
說完,在仲朗傑的帶領下,兩人走進一個紮在河流邊的氈帳。再低聲命令不得有人靠近後,仲朗傑就拉好了帳簾。
將帳內火盆裡的柴薪撥得旺一些,仲朗傑給宋通倒了一碗奶漿後,坐在了他的對面。
火盆裡的柴薪,發出“嗶啵”的輕響,襯得帳內極為安靜。
宋通喝了幾口奶漿,隨後把手中的木碗放在火盆邊。抬起頭來看向仲朗傑,他低聲問道:“仲朗兄,事情進展順利嗎?”
仲朗傑只是低頭不語,手中拿著一根西柴棒,撥弄著火盆裡的燃燒著的柴薪。一團煙霧,隨之騰空而起,升去了帳頂。
“火,為人們帶來美好,也給人們帶來危險。”宋通看著沉默的仲朗傑,緩緩地說道,“但野火燒不盡,原上青草照舊復生。”
仲朗傑默默地點點頭,仍看著火盆,口中輕聲說道:“可見,火雖然威猛,但對於大事,也是作用不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宋通低聲說道,“勢頭一起,還有什麼可以阻擋?!原上青草,那是烈焰襲過之後,才得以重現人間的!”
仲朗傑聽罷手中微顫,將那根小木棒也丟進了火盆裡,再抬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