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伏俟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營將梁和聽著阿史那博恆與渾天放的對話,不禁說道:“由此可見,諸族相融的事實。”
渾天放點頭稱是,再繼續說道:“吐谷渾國,也是由很多部族的人,合在一起的。有鮮卑人、羌人、柔然人、白蘭人、春桑人、蘇毗人……。哎,終於,吐谷渾國還是消失了。”
宋通也慨嘆著說道:“任意國度,多為諸族融合而成。諸族相親,自然可以內安樂、外禦侮。但是,若不能齊心的話,不是內亂紛擾,就是外地肆虐!”
達昂毋謙長嘆一聲,隨後說道:“吐谷渾有個威王,叫做阿柴。他的兒子們,為了權勢財富而相互爭鬥不休。阿柴就拿出一支箭讓他們撅斷,兒子們輕易折斷了,又拿出兩支箭,還是折斷了……,最後拿出十隻箭,讓他們折斷。兒子們領會到了深意,大哭道‘我們懂得了和睦、齊心的道理’。”
眾人聽了,都是感慨不已。
阿史那博恆聽罷,大聲說道:“若是我,一下子就能把箭矢撅斷!”
眾人聽罷,都是大笑。宋通笑了笑,再對眾人說道:“我們同袍更應該齊心如一!”
嵬飛猿也說道:“就如那天獵熊,哪裡是一個人就能把它降服的?”
阿史那博恆“嗯”了一聲,再看向北方。
宋通見眾人多時,隨即再次下令前行。
從湖泊中掠過來的風,穿過兵士們皮帽、皮裘衣裝上的貂毛、狐豪,吹向西南面的山谷。
馬鹿群和野羊群四處遊蕩覓食,見到這支行軍佇列,立即驚跑起。像一塊塊雲朵在山坡上滑動,它們不久即消失在重巒疊谷中,只把身披厚重皮毛的野犛牛,留在山坡、草澤。
它們瞪著眼睛,漠然地看看這些兵士,再又去低頭尋食漫步。
“這是要去往哪裡?總不能一下子,就殺到吐蕃王城邏些去吧?”阿史那博恆笑著問道,卻見宋通並不作答,帶領著眾人,轉而向西面疾行。
天色暗黑下來,佇列行進到山口附近,宋通說道:“隱蔽休整,明日即有大戰!”
眾人既感到連日以來的奔襲,終於可以得到結果,又為即將開始戰鬥,無限期待獲勝。
在偏僻山腳的密林中隱身後,眾人自然是不能生火造飯,就都吃些攜帶的乾糧。接下來,就是輪換著番值警夜,其他人裹著皮袍宿營。
原本在此地歇駐的野鹿、野馬群,早就被驚擾四散,遠遠地躲進了更深的密林、山岩中。
狼群已有的捕獵目標,都被這支行軍驚走。它們只有在黑暗中閃動著綠瑩瑩的目光,站在山崖岩石上,衝著一彎弦月,伸直脖子“嗷嗚”著接連長嚎。
天色未亮,眾人就已整理待發。
宋通隨即低聲令道:“我等再西進數十里,即是蕃人的重防之地伏俟(音讀四)城!它的附近只是大片平原,並無遮攔,我等儘量靠近後再衝殺!”
眾人這才確認:此次行軍的最終目的,是以突襲其重要城戍的形式,要儘可能多地剿殺敵人。
伏俟城,原是吐谷渾國都舊址。號稱“王城”,它其實並不很嚴整。只是用砂石、土漿砌築出三丈來高的圍牆,再開出幾道城門,用以環繞著內裡的簡易房舍。
吐蕃人佔領此地後,仍如舊時的吐谷渾人那樣:除了守城兵將以外,其他人白天在城外放牧,夜晚宿在城中;戰時防備敵人偷襲、掠奪,平日防備狼熊虎豹等野獸侵擾。
行軍隊伍的兵士們,聽到即將進攻伏俟城的訊息,立刻現出躍躍欲試的狀態。達昂毋謙和渾天放等吐谷渾人,更是覺得熱血沸騰,恨不得當即就去斬殺蕃兵、佔領伏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