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意思很明顯,這是要宋通不要再生事。

一人哀求道:“傔史快回!沒有立即被打杖,已經是好佛的崔大使,格外開恩了。”

宋通略微一愣,隨即掙脫阿史那博恆的手,低喝一聲:“何時要你等過來的?要現在吃軍杖麼?”

阿史那博恆見他神色凜然,但言語卻似癲狂。知道不能勸得住,阿史那博恆只好揮一下手,和眾人再行退出老遠。

重新調整了心情,宋通乾脆直接對院內的廝役喊道:“今夜星光如此燦爛,宋某必要與大使敘談方可!請傳報大使,‘一物之生,親與強力者為因,疏添弱力者為緣’。我們因緣深厚,理應和合而生米!”

眾人聽了,有篤信佛教的,已是駭然:這是宋通借用佛經裡的言語,暗示求婚來了!

廝役並不能聽得太懂,宋通又是接連大呼。想著門外一直吵鬧,自己也會被處罰,廝役只好暗歎著“這次通報,乾脆直言宋通胡鬧”,就再狠下心來去報知崔希逸。

門外的寒風接連刮來,站在露天當中的兵士們,因為擔心崔希逸惱怒,都覺得身體和心裡一樣冰涼。

阿史那博恆再次快步走來,口中急切地低聲說道:“趁著棍棒未到,宋六還不趕緊跑麼!”

看到他額上、脖子上的青筋都已凸起,宋通不禁笑道:“你趕快退走,否則,”

阿史那博恆哀嘆一聲,連忙躲走。

院內有腳步聲匆匆趕回,門外的侍衛們心中生出怨惱:宋通憑藉傔史身份胡鬧,卻連帶眾人都要受責。

正在焦急之時,門口的眾人卻聽到裡面的廝役說了一句“大使命宋傔史進去答話”!

說著,這名廝役就開啟了院門。他手裡提著燈籠,躬身站在門口說道:“請宋傔史前去堂屋說話。”

眾人聽了都是驚愕不已,不知道一向嚴厲刻板的崔希逸,為什麼此時會對宋通“法外開恩”。

整理了一下軍袍,宋通對廝役說道:“引路。”

隨著他邁著鎮定的步子進去院內,那扇院門再被廝役關好。

阿史那博恆連忙湊近過來,呆看著這道木門。

眾人相互看了看,都很擔心地暗禱:不要從院裡傳來打罵宋通的聲音。

宋通目不斜視地,跟著廝役穿過院內的甬道,走到了堂屋的階下。

他拱手大聲說道:“宋某見禮大使!”

裡面雖然亮著燈燭,但卻並未有聲音傳出。宋通還想再喊,那名廝役已經低聲說道:“大使剛才說了,請你進屋說話。”說著,他幾步走上前,輕輕地掀開綿麻門簾。

宋通道謝後快步上前,抬手推開屋門走了進去。

室外天寒地凍,屋內溫暖如春。

一盆炭火擺在屋子正中,持續散發著熱量。

屋內並無僕役、婢女在場,想來崔希逸是有意令他人迴避的。

此時身穿便服的崔希逸,端坐在正對宋通的一張座椅中。他身旁桌案上,點燃著的一支大蜡燭的光亮,輝映著他毫無表情的臉龐。

宋通再次躬身拱手施禮後,還沒說話,崔希逸已經先開口問道:“宋傔史深夜造訪,是有緊急軍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