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騎駱駝的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著阿史那博恆的話,宋通遙望著山谷兩側的小山頭上,不時出現的唐軍旗幟,感慨地說道:“我希望,以後這條山谷就只作為唐蕃雙方行商、互訪往來的通道,而不是總有戰火現出。”
孫誨在一旁聽到,咧嘴笑道:“宋總管所言,頗似《道德經·大道之行》中所說。”
說著,他自信地眼望前方,一邊緩轡而行,一邊大聲背誦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肯定是聽不大懂的。阿史那博恆看著孫誨搖頭晃腦的樣子,只是撇了撇嘴,顯得很是不屑。
宋通知道這幾句話的意思,大致就是說: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
“嗯。”宋通回應一聲。
“哈哈。”孫誨見宋通的神情極為認真,不禁大笑起來。笑過之後,他再說道:“宋總管怎可篤信書中言語?聖人所言,大多隻是寄望,甚至是奢望。想想就知道,”
說著,孫誨拍了拍腰間的行軍袋,繼續說道:“這牛皮行軍袋上,刻印著每個人的名籍。為何如此?不就是為了得到戰功時,按名籍予以分別賞賜嗎?若真的所謂大同,那還需要刻印自己的名字嗎?”
阿史那博恆聽著,連連點頭:“肯定不必了。或者刻上阿貓阿狗的名姓,也都無所謂的。反正到了那時,你這行軍袋也就沒有用出了。”
孫誨心中正覺得阿史那博恆在為自己說話,而歡悅不已。稍頃,他也就轉過彎來:阿史那博恆這是在嘲諷自己,把自己比作了阿貓阿狗。
心中立即羞惱非常的孫誨,剛要出言呵斥阿史那博恆,就再想到當初曹世宇當眾揶揄自己的情景。
以曹世宇不過是一名普通兵士的身份,孫誨當時也沒有站到便宜。而此時面對與自己職務相當的阿史那博恆,他估計也沒有奪回尊嚴的可能。
更何況,阿史那博恆身高勁大脾氣火爆,或許再有其它羞辱旋踵而至,也是說不定的。
只得恨恨地瞪了阿史那博恆一眼,孫誨只當自己是高尚、高傲的人,對那個胡人不屑於理會。
宋通暗笑之後,對孫誨說道:“夢想再遙遠,也應該為之不懈奮鬥。否則,人活著,與貓犬何異?”
無論宋通的話好聽還是不好聽,孫誨都只能“坦然”接受。因為,宋通此時,不僅官階、職務比他高許多,又已是本次戰鬥的行軍總管,更還已經成為了崔希逸的女婿。
幾重關係之下,孫誨只能發揮逢迎的本色,對宋通連連拱手,表示欽贊。
阿史那博恆看著他前倨後恭的樣子,只覺得心中生厭。不再看向孫誨,他就眼望前方。
三人不再多說,再次打馬快行。轉過一個山谷的彎道,阿史那博恆不禁大聲說道:“那些是什麼人?”
宋通放眼看去,不禁笑道:“好威風!”
只見不遠處的前方,有幾人正在不緊不慢地騎馬走著。
他們中間,簇擁著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漢子。這人騎著一峰白色駱駝,似乎手中拿著一個皮質酒囊,正在邊走邊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