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初步的好感(第1/2頁)
章節報錯
心中氣惱孫誨的失禮,但此時也只好暫且忍耐。崔希逸只得對宋通連連做著安撫:“宋六,莫管此人。都是被我慣壞了!”
宋通轉回頭來,連忙端起酒杯:“大使,我祝您福壽雙全!”
崔希逸聽了滿心歡喜,也舉起酒杯,與宋通一起各自飲盡了杯中酒。
宋通起身為崔希逸恭敬地倒滿了酒杯,重新坐下來。
從敞開的屋門看去院中的景緻,宋通不禁吟誦道:“深秋庭院初涼,近重陽。籬畔一枝金菊、露微黃。鱸膾韻,橙薤品,酒新香。我是昇平閒客、醉何妨。”
崔希逸仔細聽罷,不禁鼓掌大讚:“宋六好才學!”
宋通暗道:肯定不是我寫的。但我也不敢告訴你,這首詞作,是數百年後的宋代詞人何夢桂所作。
“哦,我前去長安從軍時,路遇一個隱士。聽他誦唸後,我覺得好聽,就記了下來。此刻,這首詞又貼閤眼前景緻,所以隨口說出。”宋通施禮回道。
“很好,很好!”崔希逸還是稱讚不已,舉杯邀請宋通共飲。
飲罷,宋通想了一下,對崔希逸說道:“大使,糧食種子的改良、火藥配比的精化,我現在說起來既是繁瑣,恐怕一時您也不能理解。您給我牒命——設立火器營,令我兼任火器營兵馬使,以及涼州司田參軍。我自會盡快交付您滿意的結果出來。”
“可!”崔希逸喝了一口葡萄酒,再對宋通說道:“只要宋六能夠有好結果出來,崔某必會極力相助!”
宋通連忙再舉杯道謝,崔希逸見他誠摯懂禮,心中對他的喜愛又增加許多。
兩人相談甚歡,話題也就由政事轉為俗務。
崔希逸詢問了宋通的籍貫所在後,連連稱讚:“歸州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宋六也是忠厚赤誠,將來必有大作為。”
宋通謙辭後,心中也再次堅定,必要做出一番大事業,才不枉穿越過來這一趟。
連忙端起酒杯,宋通笑著說道:“崔大使,宋某再有好計議,也需要您的支援!”
說完,兩人剛要舉杯飲酒,卻聽得大堂外一名兵士大聲報道:“宋傔史,京城有急報傳給你!”
崔希逸放下酒杯說道:“宋六好忙,這才剛到涼州,牒信就跟來了。”
宋通拱手道歉後,起身離席,走去大堂外。
接過兵士遞來的書信,宋通當著他的面拆開了封印,隨後命他離去。
走回內堂,他接著油燈光亮看了一下,不禁笑了:李屹的來信中,略有埋怨地說,知道了宋通沒有遵令殺死阿史那博恆。但隨後也說經過再查,確也證據不足。
即便如此,也要宋通對此人仔細盯防。或者為防意外,將此人調去涼州北面荒漠中的戍堡去也可。
崔希逸見宋通看信的神情冷漠,也就不好多問,只帶著微笑看著他。
宋通走回桌旁坐下,想了一下就把書信遞給了崔希逸:“大使,您看,這京城裡,只為一名小小的侍衛,來往訴說不停。”
崔希逸看了來信,交還宋通後,嘆道:“阿史那博恆?一介胡族兵士而已,既然也說了查無實據,何必還要為難他。”
宋通收起書信入懷,再詢問崔希逸的意見。
崔希逸猶豫一下說道:“現在既有這樣的事,他略微避嫌,就去到最遠的白亭戍堡稍待幾時,暫避一下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