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通笑著說道:“你的事既然是冤情,又有伏地南都督親自作證,我隨後寫封回書申明即可。”說著,他和伏地南進入屋中。

一旁的回紇侍者找來紙筆,宋通寫明瞭事由。伏地南確認無誤後,進行了簽押,並蓋了官章。

此時,眾人都是放心。伏地南等人見宋通三人歡悅,也都稱讚他們同袍情深。

幾日未見,宋通三人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宋通對伏地南說道:“都督,我們明日起,要儘快趕路。阿史那博恆與曹世宇,就由我帶去涼州即可。”

伏地南指了指身邊的回紇武士,再對宋通大笑著說道:“如此就好,本來我也並不需要他二人保護。”話雖這樣說,但伏地南卻不放他們離開,必要一起歡飲。

宋通推辭不過,只好答應下來。正要進屋,曹世宇卻攔住眾人的說笑聲:“聽,有人在喊著什麼?”

宋通稍微側耳一聽,再就笑道:“是伴我一起去到涼州的兩個兵士。”

說著,他走去開啟院門,對邊走邊向著夜空亂喊的陳暉、段晏二人叫道:“陳七兄、段三兄,到這邊來,有好朋友!”

陳暉、段晏快步走來,進院後卻意外地見到許多回紇人。宋通略作說明,只說喝幾碗酒,就和眾人一起進到屋內。

點著幾盞油燈和十來只大蜡燭,屋內通明一片。

伏地南吩咐侍從,去向驛卒再要來一些酒肉。屋內的地上,已經鋪好了氈墊。眾人圍坐其上,將酒肉放在中間後,就暢飲起來。

一名十幾歲的回紇人,操起一把胡琴,輕聲彈唱起來。

動聽的曲歌聲中,眾人心情更加愉悅。

宋通左手按住一塊煮羊肉,右手拔出腰間的一柄短刃尖刀,切下一塊。

但他聽著歌者彈唱得動聽,手中的這塊肉食,一時沒有送入口中,只是懸在了半空。

見宋通很是開心,伏地南不禁笑問道:“宋傔史,長安歌舞也多得很。你卻為這樣粗簡的歌舞如此動心,為什麼呢?”

對伏地南笑了笑,宋通說道:“長安城內的伎人,的確歌舞精妙。但宋某卻總覺得,那些並非天然。就如彈唱的這位朋友,隨意恬淡。一把琴、一個人,就能令人在這樣美好的夜晚,為之陶醉。這才是天籟之音!”

那名歌者得到宋通誇讚,開心不已。他放下手中的胡琴,斟滿一大碗酒。

俯首後,他雙手端著酒碗過頭頂,遞到宋通眼前。

宋通接過酒碗,一飲而盡。眾人鼓掌喝彩,連聲稱讚他海量。

再將空碗倒滿酒,宋通雙手端著遞還給那人。

伏地南臉色稍變,那人也立即再施禮,表示不敢接受。

心知這人是伏地南的伴從伎者,宋通心中暗歎:這與新時代多麼不同!新時代的演藝人員,是眾人追捧的物件,是萬眾矚目的星星。此時的藝人,卻是身份如此低微。

雖然沒辦法宣講人人平等,文藝工作者也必須得到尊重的理念,宋通也還是堅持著,要那名伎人喝下這碗酒。

伎人只是推脫,不敢接受。

有些醉意的宋通,不禁輕聲哼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