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眼見為實(第2/2頁)
章節報錯
牢舍內,重新陷入死寂無聲的狀況。宋通坐回土榻,只有身下的乾草,發出一陣窸窣的聲響。
陽光從牢舍的鐵窗內,明晃晃地照射進來。光柱中,可以清晰地看見,舍內的煙塵在飛騰翻滾著。
這煙塵如果放大許多倍,就是草原大漠中,嘶鳴不已的戰馬的鐵蹄,以及怒吼不斷的勇士們奔縱的腳步帶起來的煙塵。宋通的心中,為此激昂不已。
笑話。穿越回來豈能只為一人一姓謀福祉!
殺安祿山、史思明,救助武惠妃,豈是為升官發財,豈是為大唐李姓?
如果是這樣,豈能對得起新時代學來的知識?!
到這裡來,所謂逞豪,目的就是為萬姓和諧、友善。豈是為肆意殺戮,為一人之天下!
再想起李林甫那張像是川劇變臉王,忽而冷淡、忽而熱情、忽而喜悅、忽而惱怒的面孔,宋通不禁為貴人們的狂妄無知,哈哈大笑起來。
牢舍過道中,獄卒走來要收走飯籃。他見到宋通背身坐在陽光的光影裡,顯得異常雄壯。
他不禁發問:“宋壯士,莫怪在下多口。你的確已經犯了重罪,有了脫罪的機會卻是不要。以你豪闊姿容,於世間必可得到榮華。你又何必自討苦吃呢?”
宋通長嘆一聲,隨即答道:“安祿山自不必提。史思明在軍中,也是謊言欺詐,濫殺無辜。我殺他有罪,他殺奚、契丹的無辜百姓,卻能獲得封賞?”
獄卒不敢搭話,只說是能為官為將者,自然就是有天道相助的。
宋通知道,類似於獄卒這樣的人,他們最多關心的,就是地裡的莊稼長勢如何。做個胥吏,老實聽從指使——上聽命於官宦,下打罵黎庶。藉此,既可衝抵賦役,也可於長官開心時,得到幾個緡錢做賞賜。
跟這些尋常老百姓講自由平等的大道理,用處並不大。他們只聽信官方的喝令,只相信所謂的眼見為實——有鞭杖激勵,就要努力幹活;有幾尺絹得來,就不惜身命地去拼搶。
因此,要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就要將盡可能多的,能夠讓他們確定感到,生活可以為此有向好轉變的證據,呈現在他們的眼前。
既然如此,宋通也就不再多說,只把飯籃從鐵柵的視窗處遞了出去。
獄卒結果飯籃,再對宋通連連搖頭,就緩緩地走向監舍外。
聽著獄卒腰間的鑰匙串“稀里嘩啦”的響聲遠去,宋通呆站在鐵柵門處,一動也不動。
許久,他回過神來,暗自告誡自己:記住穿越到這裡的使命。
隨即,他俯身趴下來,雙手壓在地面,身體挺直著,做起俯臥撐。
下午,哺食由獄卒送來,宋通快速吃完。在牢舍內走動一會兒後,他再進行禪坐靜修。
夜色再次降臨,能夠見到的光亮,除了監舍過道內的那盞昏暗的長明燈,就是從鐵窗的格柵中,透進來的黯淡星月之光。
宋通一動不動地坐在土榻上,彷彿是已經入定的老僧一般。即便有人躡手躡腳地走近鐵柵門,他仍坐得穩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