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也清楚宋通的話裡,又分明暗含著只有如此,從陛下到自己,再到自己的兒子,再到諸皇子,才能得到安寧。自己也才能得享天年的同時,與李隆基恩愛到老。

宋通見紗簾內沒有聲音發出,再次拱手說道:“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管得了兒孫一時,管不了兒孫一世!更或許,因此害了兒孫們!貴為皇族,更應懂得此理!”

說罷,宋通接著大聲說道:“宋某不避刀斧加身,直言說這些的目的,不僅為皇族親睦,更要保大唐安寧,百姓安樂!非為此,我怎麼會出手刺殺安祿山、史思明,怎麼會到這裡給天子增加煩惱?!”

武惠妃“嚶嚶”地低泣著,一時沒有回應。稍後,她在李隆基的安慰下,止住悲聲。

接著,她低低地說了一句:“我,我真的可以與陛下長相廝守嗎?”

宋通大腦中資訊閃過,不禁暗笑:李隆基是公元685年出生,算是個八零後;武惠妃是公元699年出生,是九零後,甚至接近了零零後。這是武惠妃年齡上的優勢;

女性因為與生俱來的開朗性格,也較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承擔更多心理壓力的男性更為長壽。這是她性別上的優勢;

另外按照唐代墓誌銘一般資料來看(當然多是生活條件好的官宦人家。唐代墓誌銘很貴,韓愈為人寫了一篇,收費五百絹;白居易為元稹寫墓誌銘的價格,更是駭人:七十萬貫緡錢!),唐代女子平均壽命,與男子大致相當。

有據可證的高壽者,是一位活了120歲的女性。歷史中的李隆基,活了77歲。如果武惠妃淡泊心境的話,又怎麼知道,她不能活120歲呢?這是資料上的比對;

另外,造成女性死亡的原因,也較男性為少——最起碼不用去廝殺打仗。至於女性特有的災厄——生育,的確是一直會延續下去的鬼門關。

這個對於武惠妃而言,也不存在很大的風險。因為現在年齡三十幾歲的她,已經生產過幾位皇子、公主。這是女性最大危機的解決。

高力士見宋通只是暗笑,卻不答言,就暗暗地擺手,示意他快回話。

“可!惠妃娘娘與陛下,皆為長壽!”宋通乾脆地大聲說道。

紗簾內,武惠妃的金簪和金步搖碰擊、李隆基身上的玉佩晃動著,發出了幾聲輕響。應該是李隆基與武惠妃滿心歡喜,彼此安慰著。

紗簾外的高力士,臉上已是溫和許多,不再那麼緊張了。

李隆基沉思片刻,隨即自語道:“朕累了。”

高力士立即走到偏殿門口,將幾個宮女和小宦官叫進來。

這幾人隨即進入紗簾內,服侍著李隆基和武惠妃從後門離去。

高力士送行之後,再回來對宋通低聲說道:“惠妃娘娘心安,你才敢如此,對嗎?”

宋通笑而不語,高力士也是搖頭笑了笑,就他領著他走到萬春殿外。

幾個禁衛兵士和中人,仍然靜立等候著。高力士只管前行,將宋通等人帶到皇城的承天門。

出示了皇帝簽押的牒符,宋通與高力士拱手道別後,出門後再由中人帶領著,乘上牛車返回禁衛衛所內。

得到通報的李屹,也是一言不發地,將宋通又帶回監舍。

宋通跟著獄卒回到牢舍,大喝問道:“阿史那和曹世宇去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