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帝司馬衷,說是華夏最奇葩的皇帝,也不為過。】

【東漢末年,天下混亂,後天下三分,為分魏、蜀、吳三國。】

【司馬炎本是晉國世子,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定國號為晉,改元泰始。】

【咸寧五年,發動晉滅吳之戰,實現全國統一。】

【司馬炎有十多個子嗣,可為何非得將皇位傳位給頭腦不正常的司馬衷呢。】

【肯定很多帝王都有這個疑問。】

【放著正常的兒子不用,卻將白痴司馬衷立為太子。】

【其原因,主要有起點。】

【其一:嫡長子繼承製。】

【司馬炎的嫡長子不是司馬衷,是司馬軌,但司馬軌兩歲就早夭了,這樣一來,司馬衷就是實際上的嫡長子。】

【嫡長子繼承製是漢族的老傳統,到晉朝的時候也已經傳了幾千年了,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好處是非常大的,可以避免皇宮皇子之間對皇位的爭奪,造成大亂,所以,司馬炎雖然有十多個兒子,但是作為皇位繼承,司馬衷顯然是最優先繼承的。】

【其二:司馬炎並不認為司馬衷是白痴。】

【司馬衷從小就不愛讀書,整天只懂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司馬炎對此很發愁,擔心司馬衷會丟了他開創的家業。】

【有一次,司馬炎為了測驗一下司馬衷的思維能力,特意出了幾道問題考他,並限他三天之內交卷。】

【司馬衷拿到題目以後,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賈南風是個很聰明的人,有見及此,便立刻請來幾位有學問的老先生為司馬衷解答難題。】

【司馬炎看了答卷後,以為兒子的思維還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

【其三:很多人為司馬衷說好話。】

【司馬衷被立為太子後,他的身邊有很大一幫人,他們當然不願意司馬衷被廢,所以就在司馬炎面前極力說司馬衷的好話。】

【其四:司馬炎想擴大家族中自己這一支的力量。】

【這一點,可以說是最為關鍵的。】

【晉朝初年的時候,晉朝的政治格局非常複雜,因為司馬家族是從曹魏手上把皇位奪過來的。】

【因此,這個皇位非常不牢固。】

【為了削弱其他大臣及豪強的力量,司馬家族就大肆分封同姓王,從司馬懿的子孫,到司馬師的子孫,到司馬昭的子孫,到司馬炎的子孫,輪番封王,到晉朝初年的時候,已經分封了幾十個同姓王。】

【但是這樣一來,又形成了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同姓王勢力過大,,不管是異姓王還是同姓王,只要權力過大,必然要造成國家的分裂,所以司馬炎想依靠大臣們,來和同姓王對抗。】

【於是,司馬炎死後,司馬衷就成為了晉國的新皇帝。】

【司馬衷正式即位後,因為不能任事,由太傅楊駿輔政,後來,皇后賈南風謀害楊駿家族,掌握實際大權。】

【從這時開始,司馬衷就開始了自己荒唐的一生。】

【說司馬衷是白痴皇帝,是真的白痴,還是裝作白痴,誰又能說得清?】

【有一次,司馬衷在皇家御花園散步時聽到蛤蟆叫,就問左右:“它是為官家叫?還是為私家叫?”】

【對於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提問,侍從們卻不敢妄自回答,有一個侍從腦子轉的特別快,回答道,“在官地裡叫的是為官,在私地裡叫的是為私。”】

【表面看,司馬衷的確是個白痴,可實際上呢?】

【自從司馬衷繼位後,皇后“牝雞司晨”,把持著朝政大權,門閥也興風作浪。】

【賈后自元康元年誅殺楚王司馬瑋而專斷朝政,西晉王朝開始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賈后專政時期,賈后憑藉她的毒辣兇殘和二面三刀沉重地打擊了司馬宗室和士族集團,憑藉賈氏及其姻親集團的勢力開始了她的外戚專一政。】

【誅殺司馬瑋有功的張華被委以重任,擔任中書監,與中書令裴楷、司徒王戎並管機要。】

【除張華與其無姻親關係外,裴王二家均是賈氏姻親,河東裴氏、琅邪王氏在當時是頗具影響力的高門望族。】

【裴楷、裴頠、王戎、王衍、張華等後黨為穩定朝局,鞏固統治出了不少力,此後七八年間,晉朝的局勢基本平靜。】

【司馬衷看到賈南風專權,十分不滿,但無力改變現狀,心結鬱悶,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