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之上的投影中,似乎出現了我和珅的名字。”

和珅有些心慌啊。

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

奸臣和昏君的下場可不是很好。

就拿秦檜和蔡京來說,他們可就老慘了。

“黃天在上,這一次的大奸臣,千萬不要是我和珅啊!”

“我和珅還想要多活幾年。”

“我和珅就再撈一點點,撈完後,立馬收手不幹了。”

和珅心中這樣想著。

一旁的乾隆帝怒罵聲未停。

“為什麼!為什麼要汙衊朕!”

“朕將大清治理到如此盛世,難道不是有功嗎?”

“朕身為帝王,出巡奢侈點也有錯?”

乾隆本身就極其好面子。

他把自己的名聲看得極其重要。

如今卻被林舟公開處刑,他豈能高興?

乾隆一想到有關自己的影片將傳播到各個平行朝代,氣就不打一處來。

這丟人都丟到其他朝代哪裡去了。

這比打了敗仗還要難受數倍。

“朕的文治武功,在華夏帝王裡,足以排進前三!”

這個時候的乾隆帝,依然沒有任何的悔改之心。

天穹之上的盤點影片仍然在繼續:

【乾隆的昏庸之路還沒有結束。】

【說到乾隆,就不得不提乾隆的心腹大臣和珅,以及乾隆時期著名的議罪銀製度。】

【乾隆帝在位後期,大清越來越穩定,他整天也沒多少事做,這個時候的乾隆,就逐漸沉迷於安穩享樂之中。】

【乾隆帝是個講究人,衣食住行都要最高規格,奢華無比,這般做的結果,便是乾隆的胃口越來越大,所需要花費的銀子也就越來越多。】

【然而清朝祖制有規定,皇帝的個人開支不得加重百姓的負擔,所以這些費用的來源並非國庫,必須由內務府自籌,而內務府的財源實在有限。】

【乾隆膽子再大,也不能違背老祖宗立下的規矩啊。】

【晚年的乾隆被兩個問題所困擾:一是大權獨攬的政治信條和每況愈下的健康狀況;二是不斷氾濫的物慾和“不增加百姓負擔”的規矩。】

【而在專制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大臣,個個都是揣度聖意、投其所好的好手。】

【在這其中,尤以大臣和珅最能讀懂乾隆的心思。】

【和珅是滿洲正紅旗人,姓鈕祜祿氏,這是滿語“狼”的意思,乾隆年間,和珅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他像一頭兇狠的惡狼,貪婪地追求著巨大的權力和無限的金錢,演繹了自己最精彩、最華麗,同時也是最貪婪、最狡猾的人生篇章。】

【和珅並非出身富貴,尚未成人時,家道已經敗落,父母雙亡,他與弟弟堅持讀書,發誓要出人頭地,即使在艱苦的環境下,他堅強的意志從未動搖。】

【和珅精明能幹,敏捷異常,善於臨機應變,文化水平也相當高,記憶力特別好,還精通滿文漢文,會蒙文和藏文,有處理政務的一定能力,雖然相比當時朝中其他名臣能力威望上卻都遜色不少,但他特別擅長於揣摩帝意,因此很快就收到了乾隆帝的喜歡。】

【和珅本人也是一步青雲,升官就如同喝水一樣簡單。】

【乾隆帝需要錢,和珅便想辦法為他搞到錢就是,在餵飽乾隆皇帝的同時,順便為自己弄碗肉湯喝,何樂而不為呢?】

【和珅如此聰明,還善於經營,當乾隆的私人財物主管當然不在話下。】

【乾隆沒錢了,和珅哪裡去搞?無非就是兩招——開源和節流。】

【但節流這條路肯定是指望不上了,那乾隆帝像是勤儉節儉的帝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