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比分還是1:0,熱刺下半場後半段多次浪費得分良機。

波切蒂諾先是換上略倫特做支點解放凱恩,接著又換上西索科頂替孫興慜,但浪人該浪還是浪,4打1的反擊機會西索科都能直接推進貝戈維奇懷裡。

賽後統計結果表明,這場比賽又是一次21射4中的蜷取,除了3分到手可以說毫無積極因素。

陳偉恩居然1次射正也沒有,弧頂拔刀總是拔到一半被逼著收刀回鞘,心情急躁之下他試了一次高位遠射,居然抽了個飛機,對他來說這是罕見的失常畫面。

陳偉恩明白,隨著英超各隊戰術的進化和對他的熟悉,以往的進攻方式已經不夠用了,他還得繼續練級。

週一訓練課過後,陳偉恩拉上凱恩脆皮還有沃姆加練,看看能不能把他在靶場上開的腦洞在球場上還原出來。

然而事實證明“穿堂葫蘆”的腦洞還是理想化了,穿襠抽射命中球門範圍,對傳跑配合太過苛刻,凱恩的回敲角度和距離都必須恰到好處才行。

即便如願打穿了凱恩的褲襠,也不容易繞開身後頂防的特里皮爾,畢竟考慮到門前沃姆的站位,他能選擇的射門角度很有限。

兩人反覆演練過後,退而求其次試驗出一個勉強行得通的替代套路。

依然是陳偉恩直塞之後提速前壓,凱恩不再背身回敲而是側身領球,根據身後脆皮的頂防站位把球相機磕向身側遠端。

陳偉恩遠離脆皮跑位,面向球門正向迎球可傳可突可射。

這個套路才是真正的弧頂三威脅,而且在陳偉恩再次觸球之前,凱恩和身後的特里皮爾將切實擋住沃姆的視線,陳偉恩的迎球兜射依然能夠保有一定的突然性。

兩人越練越起勁兒,因為凱恩也發現了這個套路的好處,當身後的特里皮爾貼身不緊時,他是有機會領球轉身自己射門的。

以往凱恩只有在對攻時才會有接球轉身橫帶射門的機會,遇到對面擺大巴他的擺脫能力明顯不夠用,除了回撤幫隊友拉扯空當或前壓吃餅,再沒有其他威脅球門的方式了。

現在這個套路,他接球之後的主動性要高很多。

兩人越練越覺得這個套路潛力巨大,兩個高命中率的射手一高一低縱向交叉扯動,至少能夠牽扯3名防守球員的注意力,而且還在後衛線中路和弧頂兩側扯出好幾個大窟窿,繼續雙人撞牆或是隊友斜插都能出機會。

今天基本上確認了這個配合的有效性,進一步的開發就得在比賽裡慢慢試驗了,畢竟脆皮一個人頂防模擬不出比賽中的複雜情況,兩人沒辦法做針對性訓練。

最大的收穫來自沃姆的反饋,陳偉恩的兜射全是從視野盲區繞出來,沃姆只能根據特里皮爾的站位有意識地防弱側,即便如此也經常來不及橫移。

趕上陳偉恩犯壞突然用外腳背打逆旋球,那就更加難以防範了,不過因為沒怎麼刻意訓練過,命中率要差兜射一大截。

看來打靶時的腦洞不是白開的,確實管用!

……

10月18日晚上,週中歐冠繼續開戰,熱刺坐鎮溫布利球場,迎戰小組賽的第三個對手羅馬隊。

兩隊近五個賽季從未在正式比賽交過手,這次是名副其實的遭遇戰,羅馬陣中陳偉恩熟悉的只有這個夏窗剛從曼城轉會過去的科拉羅夫。

一週雙賽的情況下,波切蒂諾照例把陳偉恩放在替補席,中場中路與戴爾搭檔的是溫克斯。

波胖繼續沿用打伯恩茅斯下半場的思路,費爾通亨打左邊翼衛,另一側頂替特里皮爾的則是奧利耶。

主裁判斯科米納剛一吹哨開球,陳偉恩就感覺到,這場比賽的味兒對了。

羅馬這邊的433哨響人動,除了雙中衛和21號拖後後腰,其餘7個人全部壓過中線,拉開一張大網就朝熱刺罩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