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總算是恢復了一天兩訓,也多了戰術套路的演練,當天下午還安排了30分鐘的隊內訓練賽,陳偉恩對隊友的能力和裡皮的戰術開始有了直觀的認識。
裡皮打中超時候的恒大433體系是以老將鄭智為核心,防守時鄭智經常回撤後衛線,有時會退得比兩個中衛還要深,多少帶著點兒義大利防守體系中古典清道夫的影子。
危險的弧頂區域由另外兩個中場保護,防守時基本就是這7個本土球員,前場3個外援大腿負責進攻,難怪李鐵私下和陳偉恩聊天時吐槽其為703戰術。
守轉攻時鄭智和4個後衛組成一個字,兩個中場在豁口內,這樣的站位可以提供多條傳接球線路,便於兩個中場將球過渡給前場三叉戟。
這個體系移植到國家隊之後,裡皮遇到了兩個難題。
第一個難題在後場,弧頂兩側的肋部區域過於空虛缺乏保護。
本土邊後衛缺乏機動內收的意識,一縮就縮到禁區裡,弧頂兩側頂不出來。
裡皮又組不出兩個攻守兼備,覆蓋範圍能滿足他戰術要求的本土中常
偏偏裡皮又不能像在恒大一樣,同時派上兩個防守型後腰。
由於鋒線攻擊力和牽制力堪稱孱弱,中場再整倆工兵就是徹底的防守不反擊,以國足的抗壓能力,丟球是遲早的事,而且隨後多半是一潰千里。
第二個難題在前場,裡皮缺少能拿住球的背身支點,反擊推進打不出速度。
義大利是從來不缺強力中鋒的,裡皮在恒大也可以找來吉拉迪諾和高拉特,可是到了國足他找不到這樣的球員。
郜林年紀大了只能打邊路,張玉寧塊頭挺壯但背身技術渣渣,于大寶拿球不錯但是需要和國安隊友張稀哲繫結,他給別人的回做球總是帶著點兒莫名其妙。
裡皮的解決途徑和渣叔波胖差不多,鋒線球員回防,全員瘋狗跑動。
足球場上沒有什麼問題是全場10公里解決不了的,如果還是解決不了,那就再多跑5公里。
當然了裡皮在中超執教多年,知道本土球員的體能都是什麼成色,他也不敢奢望透過幾天集訓就能把體能劣勢補上,所以才一力要求歸化了陳偉恩。
中前場多一個拿球穩、有節奏、體能好的點,自然可以極大地穩定裡皮這套體系的下限。
而且陳偉恩還有裡皮最為注重的單幹能力,一個人就把反擊推進、分球排程、最後一擊的工作包圓了,這樣又可以大幅拉昇裡皮戰術體系的上限。
裡皮的想法挺美好,陳偉恩這邊踢了30分鐘訓練賽之後,第一感覺卻是,這大坑好難填。
本期國家隊徵召了25名球員,除開3個門將,有腿傷的黃博文和重感冒的於海,正好主力替補各一隊。
裡皮安排陳偉恩和恒大幫組成無背心隊,對上以上港4人為核心組成黃背心隊。
踢了10分鐘陳偉恩就摸清了一眾國腳的底,拋開糟糕的位置感與陣型保持不提,陳偉恩傳接球時需要做減法,降速度、降節奏、降距離,簡而言之就是收著踢。
最讓陳偉恩不習慣的,就是傳球意識也得降。
比如他在中路高位一次觸球擺脫,到第二次觸球可以出球時,隊友基本沒人提前啟動,外線不去套,空位不去插,都站在原地看著他。
都瞅我有個卵用?看對面跑位啊,解讀防守啊,有縫就去鑽埃
啊!!
他透過提前觀察、走位、姿態調整爭取到的1秒先機,就這樣白白地浪費了。
再比如他拉邊洗出球權可以轉移時,遠端不管是邊衛還是邊鋒,全在散步,大片空當沒人主動去覆蓋,非得等他內切幾步才會有人跟進,快速轉移瞬間變成龜速轉移。
難怪五大聯賽球員管來中超踢球叫退休返聘,如此慢悠悠的節奏可不就是夕陽紅水準麼。
至於糟糕的防守習慣,低劣的傳球選擇,低頭控球抬頭找人的卡頓式推進等等,都算是小問題了。
當然吐槽歸吐槽,國腳們的訓練態度沒得說,也不乏讓陳偉恩眼前一亮的東西。
張稀哲肉眼可見的強出一個檔次,選位出色覆蓋面積也不是少有的幾個能夠有意識地與陳偉恩配合的球員,他與于大寶在邊路的踢牆推進也很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