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國聯生態
章節報錯
11月25日上午,球隊吃完早飯前往布里斯托流浪者的主場——赫菲爾德紀念球場——踩場熱身,這時就看出提前一天出發的好處了,賓館離球場只有1公里,不僅沒有舟車勞頓,還能提前適應場地,球隊的競技狀態更容易保證。
陳偉恩還記得前不久去蓋茨黑德踢客場的經歷,一大早出發坐4個小時大巴,到了之後匆匆忙忙吃午飯,下午2點到球場,馬上就得換衣服熱身,3點到5點打比賽,晚飯之後又是4個小時大巴返程,他坐了90分鐘替補席都累得要命,更別說那些踢滿全場的主力球員了。
然而像今天這樣的奢侈之旅註定不會是巴尼特的常態,大部分情況下不管是去最北面的紐卡斯爾還是最西面的康沃爾,都是當天去當天回。巴尼特還好有自己的球隊大巴,像剛剛交過手的沃金更苦逼,他們連自己的大巴都養不起,需要租車或者做火車去客場打比賽。
在一線隊跟隊1個多月,陳偉恩現在基本熟悉了英格蘭半職業球員的生活,對於國家聯賽的比賽也有了一個粗略的認識。
陳偉恩的隊友收入都不高,隊裡週薪最高的是老門將斯塔克,週薪1000英鎊,最低的就是陳偉恩這樣的學徒,每週津貼80英鎊。大部分主力球員的週薪都在300800這個範圍內,基本遵循年齡越大週薪越高這個規律,非常符合日本的年功序列制。
除了週薪,球員能指望的就是出場費,首發大概是週薪的15%,替補則是10%,進入大名單未出場5%,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此外,門將還可以幻想一下不失球獎金,其他球員則是進球獎金,和出場費大致相當。
通算下來,如果一週雙賽,週薪最高的隊長斯塔克大概能拿13001500英鎊,當然這是稅前,交完稅就只剩1000了,而後衛史蒂芬森、約翰遜這些20上下的年輕球員,工資只有三五百了。
所以踢國家聯賽的球員,光靠工資是大機率沒辦法養家餬口的,雖然斯塔克年薪算起來超過7萬英鎊比大部分工薪階層高不少,但是球員只有踢球時才有收入,斯塔克再踢兩年絕對要退役了,到時候他怎麼養活自己都是問題。而年輕球員踢一個賽季的收入,比英格蘭人均年收入都低,如果不是指望升級踢職業聯賽,沒幾個球員能堅持下去。
陳偉恩大部分隊友其實都有其他兼職,像亞杜姆、基紐、恩加拉幾個黑人都是配送小哥,洛維在餐廳打工,這幾個都是巴尼特青訓出身的本地人,兼職還算好找。租借入隊的霍斯金斯、帕維、門薩他們更可憐,都不是倫敦人,打工都不方便。
球員是艱難度日,球隊也是小本經營。巴尼特隊的收入比起職業球隊很有限,主場門票是正餐,會員費、周邊和贊助是很不穩定的下午茶,英足總分過來的那點兒轉播分成只能算夜宵,有沒有都不頂事。因此,隊裡的球員除了青訓就是老將,開啟“轉會市場”網站拉出球員名單一看,當賽季轉會費是0,除了自由轉會就是租借加盟,轉會策略就講究一個FREE,出錢籤人?不存在的!當初瓦爾迪能讓五級聯賽的弗利特伍德出手從七級聯賽的哈利法克斯籤人,還一下子拍出2萬英鎊,絕對是天賦異稟了。當然他後來更勵志,跳到英冠聯賽萊斯特城時轉會費已經100萬英鎊了。
巴尼特曾經想過跳出國家聯賽的舊窠,就是安東尼和沃恩發起的那場“洋務運動”,請來荷蘭巨星戴維斯,走曾經切爾西的國際化路線,希望能夠躍過龍門殺到英甲去,結果現實很骨感,不僅沒升級還降級了。然後不得不掉過頭請來馬丁重走長征路,這次倒是順風順水,眼看著這賽季升級大有希望。
陳偉恩剛開始看國家聯賽的比賽總有一種違和感,和他印象裡的英超集錦完全不是一回事。英超中下游球隊的韌性,對每一個積分的渴求,比賽最後時刻絕殺絕平的刺激場面,在國家聯賽很少能見到,大部分時候都像是上班打卡,贏得順理成章,輸得心平氣和。陳偉恩只在和基德明斯特鷂鷹那場4:3的比賽裡,才體會到一點兒痛快淋漓的激情。
現在跟隊踢比賽的經歷多了,陳偉恩倒是能慢慢理解了。沒錢漢子難,除了少數上級球隊租借下來鍛鍊的年輕球員,大部分混跡國聯的球員都是無慾無求的打卡一族,每賽季24支球隊裡只有2支能升級,這機率有多低先不說,就算這賽季一路開掛升上去了,和漲工資機率一半一半的還有被解約。球隊也一樣,升級太難,升上去了也大機率因為硬體差距降回來,折騰幾次大部分球隊也就認命了。
現在賽季到了中段,不少中游球隊已經進入了閒魚模式,比起英超來提早太多輪了,和這些隊踢比賽最省心,只要早早進球確立領先優勢,那麼比賽就大機率拿下了,逆轉絕平的情況很少出現。倒不是球員摸魚不賣力,而是整體上缺少韌性和意志力,對於勝負和積分沒那麼執著。
……
下午3點,比賽按時開始。
布里斯托流浪者目前排名第6,還有爭取附加賽的希望,因此今天的比賽他們同樣力爭3分。
今天的比賽巴尼特運氣不佳,先是開場4分鐘意外丟球,主隊中場一次角度很正的遠射偏偏在禁區裡來了個折射,斯塔克近距離猝不及防,只能目送足球滾進遠角,巴尼特早早1球落後。
第29分鐘,一直全勤的左後衛約翰遜拼搶中倒地,結果一次很平常的對抗卻傷了腳踝,當場就無法堅持,馬丁無奈之下只能讓打左前衛的葡萄牙小將毛羅韋勒特出場客串。
第37分鐘,巴尼特扳平比分,又是魯伊斯馬肋部持球創造機會,他和麥克唐納的撞牆配合後突入禁區,在禁區右側扣球擺脫補防中衛,用自己的左腳打近角得手。最近西班牙小哥兒狀態爆棚,非慣用腳都有進球了。
魯伊斯馬和毛羅兩個伊比利亞小將都是戴維斯時代的遺產,這麼看來那場短命的“洋務運動”也不是毫無成果。
上半場雙方再無建樹,場上比分1:1。
下半場第61分鐘,馬丁用陳偉恩換下了魯伊斯馬,繼續在右路保持攻勢,同時也是以攻代守,遏制一下布里斯托流浪者的左路進攻。
陳偉恩也注意到了主隊左路非常活躍的23號球員,運動能力驚人,上上下下的活脫脫一個糙哥兒版本的羅伯特卡洛斯,看球衣背後印著和尚廟(MONKHOUSE),名字都那麼讓人印象深刻。
陳偉恩右路第一次觸球就感受到了23號的壓力,沉肩虛晃很容易晃飛他,但是沒啥用,轉眼就追上來了,貼身逼搶十分賣力,很快就和左後衛一起將陳偉恩壓制在前場角落,陳偉恩現在還沒開發出運球推進中的豐富假動作,對於這種速度很快的狗皮膏藥式防守一時也沒什麼好辦法。
最後陳偉恩強行傳中踢向後衛博了個角球,這次進攻無功而返。
惹不起咱躲得起,正好第70分鐘馬丁用門薩換下了庫克,陳偉恩和門薩打了個招呼,交叉換位去了左路,23號還是留給生力軍門薩對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