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人將東西搬上牛車,便接過驚蟄手裡的冊子,帶著兩人開始盤點庫裡的東西。

驚蟄想著與許阿公一道回去,許阿公卻道。

“姑娘自去忙你的,往後這頭我來看著就是。”

天氣越來越冷,碼頭上風又大,驚蟄心疼老人的身體。

不想讓他這般操勞,“阿公,你這兩個學徒帶了也有一年了,交給他們就成。

不用你天天在這裡守著,跟我回去吧。”

許阿公搖了搖頭,“這些東西來的不易,以後還有大用,可不能有閃失。

我身子骨硬朗著呢,你忙你的去,不用操心這邊。”

驚蟄見他如此堅持,也不好在勸,囑咐了幾句趕著牛車回了院子。

叫了阿婆和幾個姑娘,將成捆的棉布裁成手掌寬的布條。

搓洗乾淨,蒸煮晾曬。

自己則帶著孩子們挑揀藥材,配比研磨。

她雖然不是正兒八經的大夫,可憑藉對植物學的研究。

配些治療刀劍創傷,止血消炎的傷藥,還是沒有問題的。

阿婆和姑娘們有些納悶,現在雖不缺吃穿。

但好好的棉布幹嘛扯成一條條的,這不是糟蹋東西嗎。

可驚蟄吩咐了,她們也不好多問,開始燒水蒸煮,在院裡晾曬。

忙到要吃晚飯的時候,院裡已經掛滿了棉布條。

回來的人,見此情形,均是一臉的疑惑,但誰也不好開口詢問驚蟄。

還是阿玲忍不住好奇問了一句,“驚蟄,你這又是要幹嘛呀。”

眾人齊刷刷的回頭看著驚蟄,想從她嘴裡要個答案。

驚蟄只顧忙乎,到忘了要與大家解釋自己的目的。

“嘿,忘了與你們說了。

我想做些急救用的藥包,這些棉布條是拿來當繃帶使的。

戰場上刀劍無眼,難免會受傷的,有了這個能及時處理傷口,也多一絲活命的機會呀。”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阿玲拉著驚蟄往灶房去吃飯。

“還是你腦子好使,連這都想到了。”

驚蟄受了阿玲的誇讚,只要能幫的到阿孃他們的忙,她就心滿意足了。

進灶房看了一圈,卻不見鐵栓,開口詢問回來吃飯的許阿公。

“今日是鐵栓哥去壓船吧,怎麼這會了還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