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四五年了想家是必然的。

見了村裡來的族人,自然十分開心。

都鬧著晚間收了工,在一起聚聚,招待一下驚蟄和小姑。

三人回到商鋪時手裡又多了幾個大包裹,都是女孩子們積攢下來央求帶回村裡的。

不多時,門面上嘈雜起來,阿杏去前面處理,回來時告訴驚蟄,“說是來看寶物的,可是今日掌櫃帶出去的東西?”

驚蟄心道,這訊息傳的好快,果然是有市無價的東西。

回去定要好好獎勵阿玲,不過琉璃奇貨可居。

往後應重質不重量,多做精品才能賣上高價。

因突然暴漲的人流,鋪子早早就關了門。

驚蟄幫著阿杏準備吃食,村裡的姑娘也陸陸續續的過來了。

不得不說碧水豐富的物產,七八個女孩子圍成一桌。

泡發的海鮮,新鮮的蔬果,雞魚肉蛋,白米白麵。

女孩子們說說笑笑,享用這頓豐盛的大餐。

不知是誰提起,每年開春時在林子裡挖野菜的日子。

歡快的氣氛突然悲傷起來。

雖然在這裡吃穿不愁,日子比在村裡時好過許多。

可吃在嘴裡,穿在身上的時候,總忍不住記掛守在邊塞的父兄,和在地裡勞作的阿孃。

陸家村再窮,再艱苦,那也是此生唯一的家。

背井離鄉,漂泊在外的人,即便日子順遂,但誰又能不想家呢。

驚蟄端起了碗,“咱們總有一天要回家的。

回家前,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多學多看,多思考。

將有用的東西帶回去,再不過苦日子。

這才是族長將咱們送出來的原因。

咱們舉碗約定,待大家都回村時,一定再聚。”

這番話沖淡了思鄉的愁緒,也鼓舞了女孩子們的內心。

飯後各自散了,根叔也與驚蟄聊起了出售酒盞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