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若有所思,村裡這是要開始走國際路線了嗎。

已經不滿足只與大嵐本國的商旅買賣了。

“白樂,村裡往外買賣的都是什麼?”

白樂撓了撓頭,“說到這個,我也覺得奇怪,村裡並沒有任何東西在集市上買賣。

連村鄰們也沒有將平日裡積攢下的東西拿出來,去集市上淘換東西。

我也問過族老,他們說這是族裡的規矩,不允許村鄰們私下買賣。”

這驚蟄就有些搞不懂了,“那村裡賺什麼錢鈔,不可能花了這麼多心血。

下了這麼大的決心,只是為了給村裡造勢吧。”

阿杏卻秒懂,“驚蟄你傻了,這還是你出的主意呢。

漁村是怎麼樣給江源賺錢鈔的,村裡就是怎麼賺的唄。

村裡的體量可比漁村大多了,漁村還只是給商旅們提供落腳整頓的地方。

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就已經開始盈利了。

你想想,村裡是給他們提供了可以自由貿易的場所。

每筆在陸家集市上成交的買賣,陸家村都可以從中得到一筆佣金。

那所能得到的收益,不比與人買賣來的實在?”

驚蟄被阿杏噎住了,這與她想的完全不一樣啊。

她想用豐富的物資,肥沃的土壤,吃不完的糧食,穿不盡的衣裳。

來改變陸家村貧窮落後的樣貌。

怎麼陸家村卻走上了一條自己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這偏差,與自己對未來的規劃有出入啊。

能不能殊途同歸,還要看二叔那邊的結果了。

這件事過去沒多久,轉眼到了七月。

驚蟄沒有時間去操心村子和二叔他們那頭的情況了。

原因無他,江源在驕陽似火的七月,迎來了第一次豐收。

她育的早稻已經沉甸甸的彎了腰,飽滿的穗子隨風搖曳。

遠遠的看去,那一整片梯田像被鋪上了黃金做成的地毯。

所有人都被動員了起來,趁著晴好的天氣開始下地搶收。

驚蟄在趕時間,因為大屋裡育著的秧苗,已經可以栽種了。

老農們精心照看的莊稼,這會才剛剛開始抽穗,距離收穫,至少還有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