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孃點了頭,並叮囑驚蟄“這不是小事,你莫要張揚,打問清楚了,回來與我們商量,出頭冒尖的事我們來,你別往前湊。”

驚蟄點頭應下,飢餓感再次襲來,阿孃從櫃子裡抓出一把堅果,幾人分著吃了,眼巴巴的等著小姑回來。

院門有響動,三人忙起身去迎,香蘭在看見小姑帶回的獵物後,捂嘴嘔了起來。

小姑手中提著一串蛙,用柳條串著,足有五六隻。

阿孃去給香蘭拍背,香蘭忙解釋,“我不是覺著噁心,是有身孕的關係,沒忍住。”

驚蟄點好了火,小姑也麻利的處理完了蛙,丟進鍋裡慢慢的煮著。

撿了灶臺上沒用完的野蔥野蒜,掐碎了丟進鍋裡,香蘭還拿了幾味香料入味。

驚蟄雖沒吃上鐵鍋燉大鵝,但這鍋溫水煮青蛙,也喝了個半飽。

填飽了肚子,驚蟄元氣滿滿的去了後山。

已經有夥伴在地裡忙乎了,打了招呼便去尋阿公阿婆們打聽製鹽的事。

問了一圈下來,感覺自己還是太年輕了,看似平凡無奇的鹽,居然也分了那麼多的種類。

有個阿公對製鹽有些瞭解,與驚蟄說了一些。

他們平日裡吃的,大多是靠近海邊從海水中提煉出來的海鹽。

透過納潮將海水引入鹽田,經過日照蒸發,達到一定濃度時析出結晶,得到粗鹽。

粗鹽經過溶解,沉澱,過濾,變成可食用的精鹽。

聽說山那邊的異族,有湖鹽,岩鹽,和井鹽的出產,製鹽的技法也都大同小異。

不過鹽這東西是國裡稅收的一大支柱,所以管控的異常嚴格。

製鹽的技藝隨算不得多麼高深,利潤也十分客觀,但一般也不會有人願意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製作私鹽的。

可陸家村不是一般的地方,這裡的生活的村鄰也不是一般人。

這鹽,她制定了。

阿公也是個秒人,答應驚蟄試試看,但在他成功之前,萬不可將這件事情告訴別人。

這位阿公原是府裡的採購,不像後山的其他人,有各自拿手的技能與手藝,他就是見多識廣,眼光獨到。

一直覺得自己比不上其他老夥計,如今有這麼個能讓自己有些助益的事,他自然是不會拒絕的。

無論成功與否也要盡力試試,他可不想變成無用之人。

兩人商議妥當,驚蟄告訴阿公,若有什麼需要,便來找她,她會想辦法儘量滿足。

阿公效率神速,第二天就告訴驚蟄,他檢視了村子周圍的土質。

後山邊靠近蘆葦蕩的地方有一處窪地,雖與蘆葦蕩連線,但水質與土質卻完全不同。

說不得底下埋著鹽礦呢,地下水反滲出來,才使得周圍生不出蘆葦來。

驚蟄十分高興,跟著阿公過去看了看,果然如他所言。

回去就將這事告訴了阿孃,阿孃吩咐驚蟄,剩下的事交給她來辦。

驚蟄便不在多言,將製鹽的事放心的交給了阿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