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奶氣勢驚人,“誰傳的閒話,給我滾出來!前些日子沒挨夠打是怎麼的。”

驚蟄有些鬱悶,她不過是提了一嘴二叔要成親。

怎麼傳到阿奶那頭就變成,她家女人都是外頭來的,從阿奶到小姑沒一個本姓人。

如今又要給陸家村的小戰神再娶個外姓女子,不是什麼好兆頭。

阿奶在喋喋不休,驚蟄忐忑的搓手手,不會又像前次一樣引發大戰把。

可這次阿奶沒有潑婦罵街,而是調理清晰的以德服人。

“自家過的什麼日子,養的什麼人,心裡都沒點數是嗎?

這會還編排起外姓人了,外姓人怎麼了,是比你們多吃了,還是比你們少幹了?

你們誰家養的兒子女兒比的過我的聽雷聽風與容娘?

誰家的媳婦比的過我家芸娘?

誰家的孫子孫女比的上我家的穀雨驚蟄小滿?

怎的,不說話了,這就是你們口中的外姓人養出的孩子。

不服?不服你們就來比比。”

阿奶話落,不少外姓的媳婦婆子表示了肯定與支援。

對方辯友沒了聲響,阿奶此次贏的相當漂亮。

阿奶雖然嘴臭,但在她屋簷下的孩子,她可以隨意打罵,但絕不允許旁人說一句不好聽的。

她雖然沒有生育他們,但也拼盡了全力將他們養育成人,且都善良堅強,沒有一個長歪的。

這次風波很快平息,大家手腳麻利,趕在午飯前就收拾好了器皿。

回家時,阿奶手裡拿著幾尺紅布,這是村裡給即將成親的新嫁娘準備的。

婚禮定在三十的晚上,村裡要成親的姑娘小夥在這一天一起成親。

祭祖,成婚,守歲,全在這一天完成。

三十的頭三天,大家便開始準備了。

灑掃祠堂,準備宴席,雖然物資匱乏,食材也不豐富。

但好歹也是一年終了,大家都準備的十分用心。

牧民送了一頭牛,並兩隻養,答謝村裡的照拂,恭賀新年。

根叔那邊雖然拿不出什麼實質的禮物,但他們是一群名副其實的匠人,本事也是大家看在眼裡。

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但憑藉各自的個人魅力,也都被村裡人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