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望去,四周的環境沒有多大的變化,戈壁上被大大小小的碎石鋪滿。

植被更是稀少,風滾草忽悠忽悠的轉著圈,跟著駝馬一路向前。

走了將近一日,才慢慢有了人煙,土地乾燥,難見樹木植被,很多房子也是破敗不堪。

天快黑時,才走進一處人口房屋相對密集些的驛站。

未見正經的街道和店家,房屋大多泥牆草頂,雜亂不堪。

只他們歇腳的這家驛站稍微結實高大些。

許多店家也只是在屋前的棚子上,插面小旗,寫上茶,酒,食,來當招牌。

一路過來驚蟄發現這裡的人操著各種方言口音行事交流。

雖大多滿臉愁容,衣著破舊,但觀其言行,也不像是尋常百姓。

驚蟄以為這便是鎮子了。

阿爺卻道,“這只是邊境上的一個驛站,離鎮子還有半天路程,今夜就在這個驛站歇腳,明日才能到達鎮子。”

經營驛站的小二顯然與剛叔很是熟悉,迎了眾人進店,將駝馬安置在了後院。

並未打點飯食,連眾人飲用的熱水,也是剛叔吩咐小夥們去燒的。

阿爺見驚蟄似有疑惑,悄悄與她解釋。

這裡地處邊境,又魚龍混雜,許多商隊經過都格外小心,若是不主動要求,店家很少安排飯食。

夜裡父女二人閒聊,驚蟄又知道許多邊境上的事情。

這處邊境是離都城最遠的一處苦寒之地。

開國版圖延伸到這裡時,王根本瞧不上這裡。

既不能耕種,又沒什麼產出,本不想劃入國土。

但征戰的將軍卻看出這裡的重要之處。

這片荒漠連著山脈,與多個部落和國家相鄰。

若不首先佔領,派兵鎮守,遲早會被異族慢慢蠶食吞併,襲擾國內富饒的土地。

在將軍的堅持之下,這處邊境才一點點的建立起來。

也正是因為將軍的堅持,也導致他全族都被流放於此,成為被國家和王上拋棄之人。

從那之後這裡就變成了真正的流放之地。

常有世家大族,被整族流放至此。

但他們大多心存幻想,總渴望有那麼一天,改朝換代,新王登基,大赦天下之時,他們能翻身脫罪,從拾家族昔日榮光。

抱著這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在這片荒漠裡艱難求生。

只有將軍明白,無論判他什麼罪名,只要他還活著,終其一生的使命,就是保家衛國,他的子子孫孫也當如此。

命運就是這麼無情,將軍拼死爭來的邊境,也成了他最終的埋骨之地。

阿爺說,他去時已經八十有餘,守在邊塞從未後退一步。

離世之時,仍握著手中的鋼槍,叮囑後人,誓死也不能退讓半步。

他從未在意過世人對他的評價,他只在意這片用熱血換來的國土,一寸也不能叫外族侵佔了去。

驚蟄聽後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她無法想象,一個垂暮的老人,是如何帶領全族,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一點點建立起村子。

在世人的拋棄中,始終堅守心中的信念,不求回報,為國為民鎮守邊塞。

她被這種純粹的精神打動了,如今她也是流淌著陸氏血脈的族人。

此時更堅定了她要幫助族人走向繁榮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