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祈雨(第2/2頁)
章節報錯
彷彿在訴說一段讓人悲慼的往事,直聽的驚蟄頭皮發麻。
歌聲不停,祭司抱起羊羔移動腳步,抽出腰間的匕首割開了羊羔的脖頸。
將羊羔的鮮血撒在橋頭,蘆葦蕩邊,還有那個挖不出水的大坑邊上。
完成這套動作,伏地祈求跪拜,這才緩緩收了神通。
這應該是一套求雨的祭祀,村民們也跟著虔誠叩拜。
驚蟄雖然不信這一套,但還是跟著跪了下去。
或許現在,真的需要哪路的神仙大能垂憐了,畢竟穿越這麼神奇的事都能發生。
果不其然,夜裡就有微風起,第二日烏雲滾滾遮住了天。
村鄰們大喜過望,都期盼著雨能快些落下來。
雨,終於落了下來,淅淅瀝瀝的下了兩天,滋養著大地,終於緩解了即將崩潰的旱情。
田裡的莊稼也緩了過來。
不管是不是求雨的儀式起了作用,村裡的人還是很感激他們。
自發的捐了些雞蛋乾果給他們送了過去。
族長雖未攔著,但還是千叮萬囑的提醒大家小心謹慎些。
這日二叔帶著漢子去找了族長。
漢子說他想帶幾個青壯,去遠些的山裡找片能修養放牧的地方。
帶著全族的老幼上路,怕是又要死傷大半,想求村裡能在照顧他們一段時日。
找到了草場,便立刻回來接她們。
族長不想答允,他告訴漢子現在不太平,他無法保證能代他照顧好他的族人。
那漢子也倔,只求族長答應,讓他族人在村外住著就行,並承諾,等他們找到棲息之處,會留下一半牲畜表示感謝。
族長沒法,他給的實在太多了,便點頭應了下來。
二叔本想跟著一起走,直接回邊塞,卻被族長攔了,讓他待在村裡,等到了冬天阿爺回來再說。
漢子辭別了家人,背上簡單的行囊,帶著族人的期待與祝福,策馬向遠處的大山進發了。
旱災過去,日子慢慢好了起來。
兩方人也熟悉了彼此的生活習慣,偶爾相互幫忙,但從不干涉。
外族的孩子常來林子裡放羊,與驚蟄的夥伴們時常遇見。
雖然交流需要連比帶劃,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在一起玩耍。
偶爾還會帶些乳酪乾肉之類,分給夥伴們吃,這讓驚蟄非常感動。
其中那個上次換水趕羊的男娃,就是漢子的兒子名叫柏西,會些漢語,與小滿他們玩的很好。
這日柏西趕著羊回帳篷時,在一叢灌木裡發現了一頂破氈帽。
撿起來翻看,發現裡面還有一張有些破損的圖紙,他看不懂,握在手裡準備回去交給阿媽。
剛巧碰上去蘆葦蕩打水的柴達叔,奪了圖紙看了半天,收好放在胸前,竟是連水都不打就急急的走了。
直到第二天,阿媽才告訴她,柴達叔騎馬出去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小柏西並未放在心上,他並不知道柴達叔拿走的圖紙,正是那日被狂風捲走的村子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