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海灘上的那場戰鬥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沙灘和海水又恢復成了原本的顏色,任何痕跡在自然面前似乎都會被很平淡的抹去。

那艘帆船最終還是被改造成了一艘漁船,帆船原先的三個桅杆被從上截斷了幾節,除了主桅上面的帆布,其他的都被換成了滑輪和漁網。

現在這艘船的主要動力變成了20根船槳,它們從吃水線上方延伸出來。

原先的海盜船算上船長室有五層,現在變成兩層半,最下面的貨倉變成了活水魚艙,裡面塗抹一層了由海草煅燒成灰混合橡膠後得到的防水材料。

中層是漁夫水手們划船收網的地方,最後半層則是船長掌舵的指揮台,外加觀望之所。

從原先可以載員百多號人還能再裝下滿倉貨物的大帆船變成了10多個人就能駕駛的漁船,這讓那些造船工程師們肯定會大呼敗家子在暴殄天物。

這艘漁船被李宏深命名為試煉者號,意味著是在試煉中獲得的船,目前停靠在島上的漁港裡,港口被擴建出去長度達到了百米,幾艘舢板在這艘試煉者號旁邊顯得有些渺小。

試煉者號的改造非常的順利,畢竟在改造之前,它的上層建築已經沒剩多少了,這讓李宏深帶人拆的時候也不算太心疼。

兩天前在改造結束後他就帶人出去轉了一圈,有著白腹海雕這天生的偵察兵在天空中幫忙指引,魚群的查詢要比之前輕鬆很多。

只要試煉者號轉到順風的地方,升帆拋下漁網利用風的動力前進,待到漁網裝滿後降帆,再齊力把漁網利用船桅上的滑輪給拉上來。

這樣的效率和捕獲率大大的超過原先的小漁船,而且更加的省時省力,但是用麻繩揉捏纏繞製作而成的漁網不能算是非常的堅韌。

再加上大力打撈拖拽等粗暴的操作,讓漁網每次打撈作業結束後都會崩壞幾根,所以李宏深安排每週就出一次海,剩下的時間都是在維護這艘船隻和修網曬網。

自從這艘試煉者號來了以後,原先的漁船變成了運輸貨物的工具,利用溪流從漁港運送貨物到鳳棲谷營地進行處理。

現在鳳棲谷營地內的房屋又多了十幾棟,總共解救出來了28個人,全部存活了下來,李宏深又把通識語言拍給了他們,讓他們可以更好地融入部落。

根據他們的自述,他們有些人是奴隸,有些人是戰敗了被俘虜的軍人,有些是被打劫了的商人。

他們不記得在海上漂流了多久,只能根據上方傳來的炮火聲和其他的一些聲音判斷出這群海盜戰敗了,然後船艙也開始從上面進水。

後來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貨倉裡的物資越來越少,直到被海盜們吃光。

然後他們就開始吃人,最開始是關在下層的奴隸,然後是上層的一些人,直到李宏深把他們解救出來。

李宏深聽了後沒有任何反應,這些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他沒有在意和相信這幫人的自述以及這幫人過去的身份,也沒有對他們進行一些特殊對待,信任是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的,對雙方都是如此。

他們也沒有提什麼離開領地之類的事情,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大型島嶼上,能有個不是食人部落的存在接納他們已經是天大的恩賜。

所以在他們身體修養結束後,也在這座島上安家並宣佈接受李宏深的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