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宇宙之外是什麼?(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李秀咬牙切齒的聲音,系統智慧絲毫不慌聲音很是平淡的說道:
“不用擔心,奈何不了你的因為我好歹也是已經超脫宇宙達到混沌級文明所製造的產物,雖然受到功能限制,沒有配備宇宙級殺傷武器,但是帶你逃離這個宇宙還是輕輕鬆鬆的。”
李秀聽到系統智慧的話之後也安心了很多,畢竟根據系統智慧所說,它好歹也是七級文明的產物,按道理來說是不容易被六級文明給幹趴下的。
不過這也讓李秀對於能製造特種兵培養系統,這個能出帶著李秀魂穿各個諸天的七級混沌級文明是什麼樣子的情況產生了巨大的好奇。
於是就好奇的問道:
“你說你是七級混沌級文明的產物,那你能說說,七級文明是什麼樣子的麼?七級文明所利用的混沌能量又是個什麼東西?”
系統知道聽到李秀的話也沒有隱瞞什麼而是立即回答道:
“對於七級混沌級文明是如何利用混沌能量的知識庫裡面沒有具體的資料,但是我能告告訴你什麼是混沌能量!相信按照你們原來的人類對於天文學知識的儲備也大致知道了你們所在的宇宙有多大了吧!”
對於系統智慧詢問李秀宇宙有多大的問題李秀還是知道的。
畢竟早在幾十年前,藍星人類的物理天文學家們就已經透過紅移算出了他們所在的這個宇宙的直徑大約是九百三十億光年的直徑。
但很多人還不太明白紅移是如何測量出來的關鍵問題就是不知道光紅移前原始的波長怎麼測量出來的。
其實紅移是宇宙最常見的現象,如果沒有紅移,我們就沒有辦法算出宇宙的尺度。宇宙中目前有三種紅移,多普勒紅移,引力紅移,宇宙學紅移
現在我們說光就是電磁波,廣義上也可以說電磁波也是光,除了某些特定情況,一般情況下,電磁波和光不做區別,可以等效。
光有波長和頻率兩個特徵,波長和頻率成反比,波長在780nm到380nm的電磁波可以被人的肉眼看到,對應的顏色依次是紅橙黃綠青藍紫。
&n的紫光在宇宙中飛行,由於宇宙空間的膨脹會導致波長增加,等傳到地藍星,波長就可能變成750nm了,這時候原先的紫光就變成紅光了。宇宙中所有遠離藍星的星系發出的光線抵達地球前都會因為空間膨脹或者引力等其他原因出現波長增加的現象。
波長增加在可見光端就是朝向紅光移動,所以這種現象也叫紅移。物理學家就可以透過紅移量算出,發出這條光線的星系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現在的問題是,你要透過紅移計算距離,就要知道這束光紅移前原始的波長,再結合抵達地球時的波長,可以算出波長差的比率,這個差值就是紅移量,透過紅移量和距離的關係式,然後就可以計算出距離了。
然後真實的情況是,我們沒有辦法直接測量到原始的波長,一束光中所有光子的波長抵達地球時都紅移了,誰知道原始波長是多少?
直接測量不出原始波長,那就另闢蹊徑,比如利用吸收譜線。
以氫原子舉例,它的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
電子在原子核外是可以分佈在不同的能級軌道上的。電子的能量不同,所處的能級軌道就不同。電子從一個能級轉移到另一個能級軌道躍遷,過程並不像宏觀物質那樣慢慢連續運動才逐步抵達到另一個能級上。
電子軌道切換是躍遷的,一步到位,中間沒有過渡。
電子的每個軌道有不同的能量值,假設現在氫原子核外電子有三個能級,所以就有3個軌道,
軌道1的能級是13.6ev,軌道2能級是3.4ev,軌道3的能級是1.51ev。軌道1和軌道2能量相差10.2ev的能量,軌道2和軌道3的能量相差1.89ev的能量。軌道1和軌道3的能量相差12.09ev的能量。當一個光子的能量只有軌道是一二,二三,一三的能量差時才能被電子吸收。自己可以透過普朗克公式E=hc/λ算一下。能量為10.2ev得光的波長為121.7nm,能量為1.89ev的光的波長為656.7nm,能量為12.09ev的光的波長為102.7nm。
一束光線裡有無數個光子,這些光子攜帶的能量並不一樣,當一束光穿過氫原子時,只有能量剛好是核外電子軌道能級差的光子才會被電子吸收。
這些特定能量的光子被電子吸收後,電子又會把這些光子以原來的能量值釋放出來,但是釋放出來的光子方向就和原來的方向不一樣了,所以這些光子就不屬於原來的光線了,如果換個角度觀測再次被釋放出來的這些光子,就會形成發射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