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文明等級的劃分(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秀聽了系統智慧程式的話之後並沒有立即答應去努力完成任務反而是問道:
“對了系統智慧,你剛剛所說的宇宙級文明的意思就是能夠製造宇宙的文明嗎?還有系統智慧你對於文明等級是怎麼劃分的啊?比如像我的主世界的文明是個什麼等級的文明啊?”
對於文明等級這東西李秀還是很好奇的,不管是在前世還是今生對都有各種各樣的科學家對於文明等級的劃分學說。
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一九六四年,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使用了一個等級標準來衡量宇宙文明的技術水平,我們稱之為卡爾達舍夫等級。
一級文明(行星文明):這個文明水平掌握的科學和技術可以完全控制藍星上所有可用的資源和一切。它是藍星的絕對主宰,可以隨意控制天氣、河流、土地、其他生物、海洋甚至地殼物質的變化、興衰。可以說,他們可以在他們的星球上做任何事情。
二級文明(恆星文明):它可以充分利用其恆星的能量,完全控制其太陽系。你可以在太陽系的所有行星上自由生活和穿梭,而不用擔心能源問題。因為你們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恆星發出的無盡能量,社會已經高度發展,發展趨向於高度加速。
三級文明(星系文明):它不僅限於他們的太陽系,而是整個銀河系,比如我們的銀河系。它可以利用銀河系中所有恆星的能量。這種文明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我們只能猜測他們的生活方式。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超過光速在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星系非常大。從一端飛到另一端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即使它接近光速。因此,第三種文明不會像科幻電影中那樣乘坐巨大的宇宙飛船穿越恆星。
四級文明(列星系文明):據推測,它們吸收宇宙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兩者都佔可見宇宙質量的95%)作為能量。至於這種文明的其他方面,這是無法想象的。
五級文明(多維空間轉換文明):具有這種能力的文明可以在行星、星系和更大天體的不同維度之間轉換。
例如,從藍星的三維空間到藍星的四維空間,甚至是藍星的高維空間。讓我們舉個例子。當速度和方法正確時,它可以從藍星的三維空間轉換到藍星的四維空間,從而回到藍星的過去,走向未來。
六級文明(平行世界文明):這種文明生活已經發展成為一種能量與物質相互轉化的疊加狀態,能夠實現獨立宇宙與另一平行世界之間的旅行,能夠適應不同宇宙之間的任何環境和任何維度。
七級文明(神級文明):這種文明是一種具有統治意識的能量體,是低階文明無法觀察到的。它有能力在11個維度中進行轉換、觀察和控制(人類目前認為宇宙符合11個維度中最低的維度,最高的維度可能是無限的)。也可以認為,在這個層面上的文明創造了宇宙遊戲。
不過這個卡爾達什夫的文明等級並不是那麼合理。
因為每個文明的發展是不一樣的,比如一級文明所說的成為藍星的主宰可以掌握一切。
但是想要掌握藍星的一切哪裡有那麼容易。
打個比方,藍星的地核裡有大量的金屬資源,比如鈾以及其它稀有重金屬。
但是依靠一級文明的實力能輕易挖取嗎!所以就有一些科學家並不贊同這個觀點。
比如就有拿文明生命能夠活動的範圍來定論文明等級的。
一級文明:只能在行星系間進行移民。還沒有能力進行恆星系之間的殖民。
二級文明:能夠進行鄰近恆星系之間的移民了,活動範圍大概在十光年範圍之內。
三級文明:能夠進行河內基本航行了。在銀河系類只要發現的地方都可以進行基本的航行了。但是由於航行時間過長還有通訊限制。活動範圍大概一百光年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