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迅速控制了整個縣城之後,轟轟烈烈的造槍行動自然也就就此展開了。

而想要造槍,自然就需要材料,不過好在材料到時不缺,畢竟一把槍所需要的鐵也就十來斤也就可以了,而一萬把栓動步槍最多也就需要十萬斤的鐵就能完事了。

或許一個縣城裡面想要弄起十萬斤的鐵或許有些困難,但是實在不行大不了把紅衣大炮給融了,畢竟當初乾隆可是帶來了五十門的紅衣大炮呢!

而一門紅衣大炮的重量可是就有一千斤五十門的紅衣大炮那可就是五萬斤了。

況且除了紅衣大炮之外,之前那些被全殲的一萬八千多的xhq的武器那也是可以收回來進行回爐重造的,畢竟這些大刀長矛之類的武器那也是鐵,也一樣可以打造栓動步槍的。

所以想要籌齊打造一萬把栓動步槍所需要的鐵還是非常容易的。

然而雖然籌齊打造栓動步槍的鐵很是容易,但是想要籌齊打造栓動步槍所配套的頂裝子彈所需要的銅那就比較難了。

因為栓動步槍所使用的是黑火藥,而不是無煙火藥,所以為了保證威力和射程,不得已就只能加大口徑,因此在參考了米涅步槍的口徑之後就把口徑定為了十六毫米的口徑。

而如此大的口徑其子彈殼自然也是非常的大,每製造一個所需要的銅自然也是不少的。

大約是一枚子彈殼需要五十克也就是一兩的銅才能打造打造出一枚銅質的子彈殼來。

然而銅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清朝都是一種比較稀有的金屬,而清朝和之前的朝代更是把銅打造成銅錢做為貨幣來流通。

而清朝的一枚銅幣的重量則是四克不到,所以需要製造一枚子彈殼,那得需要大約十五枚銅錢才行。

如果按照二戰時期,大約一個士兵最少攜帶五十枚的子彈來計算,那麼這一萬人的軍隊那就得需要五十萬枚的子彈,也就是需要五萬斤的銅才行。

這就相當於七百五十萬枚的銅錢了,而按照清朝時期的銅錢和銀子的兌換比例按照一比一千來計算,其實也並不是很貴就相當於七千多兩白銀罷了。

而俗話說的好,十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雖然這次輪迴者們攻破的只是一個縣城,但是還是從這七品的縣太爺的府邸當中搜刮出來了十萬兩的白銀,當然這些白銀也不全都是縣太爺的貪汙所得,還有一些則是公款。

不過別的不說,這十萬兩的白銀那也是完全足夠讓輪迴者們打造出一萬把栓動步槍用來裝備他們的軍隊了。

不過想要收購銅到五萬斤的銅的確是不容易,而且在古代,銅金屬除了用來製造一些銅質的藝術品,比如銅鏡或者香爐之外,剩下的就都用來打造銅錢了。

而為了能收上來足夠的銅錢,輪迴者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銀子來換銅錢。

而且為了方便兌換,輪迴者們則是又把銀子大部分都從新融成一個個的小銀幣,一兩銀子大約重新融鑄成十個銀幣,這樣一個銀幣的價值就能兌換一百枚的銅錢了。

然後為了能夠迅速的籌齊五萬斤的銅來打造子彈,輪迴者們還採取了先到先得,每兌換一千個銅幣就送一個銀幣的溢價百分之十的兌換活動。

於是在這樣的利益驅使之下,短短半天時間就籌齊了十萬斤重的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