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開科舉,通運河,經營西域,營建東都和揚州,開發江南。同時北上,以重甲騎兵將強盛的突厥打趴下了,似乎感覺整個世界沒有對手了,然後就將目光投向了東北,而曾經被前燕打趴下的高句麗竟然成為了北東亞的大鍋,再加上高句麗不斷擴張,似乎有些囂張,不把這個無比強盛的隋帝國放在眼裡。

於是隋煬帝便決定了征討西域。然而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隋帝國,傾全國之力的一百多萬大軍竟然倒在了北面的極寒天氣裡,再加上瘟疫與水土不服,強大的隋朝精銳大軍竟然不可思議的敗下陣來。

其實一次失敗完全不能打垮隋朝,但是戰無不勝,幹什麼都能成的隋煬帝丟不起這個人,隨後又再度傾全國之力第二次征討高句麗,但是在兵臨平壤,圍攻遼東城,將大獲成功之時,楊玄感卻在東都洛陽造反了,隋煬帝不得已,只有撤軍,然後勞民傷財卻一事無成。

即使二次徵高句麗失敗,隋朝天下已經天怒人怨,隋煬帝只要安心回來作太平天子,國家還是不會崩潰,但是不信邪的隋煬帝,隨即發起了第三次征討高句麗,窮兵黷武,但是這時隋煬帝已經失去了人心,軍士逃跑,天下沸騰,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最終無疾而終,隋王朝自此崩潰,亡於四處的造反勢力的圍攻之下。

再再然後就是第六個唐朝亡於將不聽令

唐朝,華夏文明屹立於世界歷史舞臺的最巔峰,更是古代歷史上最驕傲的代表時刻。但是大唐之強盛,僅僅只是安史之亂前的一百四十年,而安史之亂後,大唐光芒不再,儘管有兩三次迴光返照,一步一步走向了最後的滅亡。

中唐和晚唐衰落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宦官做大,隨意廢立君王,還有就是牛李黨爭,更有清流遍地,缺乏實幹家。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皇帝失去了對軍權的控制,集權體系的崩潰。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藩鎮割據,藩鎮不再聽從皇室節制,特別是河北三鎮,他們世襲罔替,基本處於半獨立狀態。而大唐除了毫無戰鬥力的神策軍之外,其餘軍隊都掌握在天下諸侯手中,槍桿子沒在自己手中,唐朝皇帝自然腰桿子就不硬,不是傀儡卻形似傀儡,特別是黃巢起義之後,李唐皇室徹底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唐昭宗想要重組神策軍,卻毫無效果,最後徹底成為諸侯傀儡。

唐昭宗最後落入朱溫之手,被朱溫弒殺於洛陽,而唐朝也自此一步步走向滅亡。

唐朝之後就是第七個北宋了,而北宋的滅亡則是戰略錯誤。

北宋王朝,是古代歷史上最富有繁華的朝代,但是隻是針對貴族和有產階級,北宋的最底層百姓過得並不好。而北宋和遼國,其實同強同弱的,自澶淵之盟後,宋遼再也沒有大型軍事衝突。

數十年沒有軍備和實戰經驗,自然就會導致和平盛世之下的軍備廢弛,然後就是軍隊腐朽,再加上北宋本身就是重文輕武,所以才有了契丹打過黃河,女真打過長江,被蒙古趕下海的歷史發展路線。北宋軍力在末期,基本已經達到了不能一戰的水平。

而同時期的遼國也沒好到哪裡去,自澶淵之盟後,遼國沒有戰事,再加上漸漸漢化,導致了曾馳騁草原的精銳騎兵漸漸變得不會打仗,再加上國內政治鬥爭激烈,貪汙腐敗橫行,所以也羸弱不堪。

而正當宋遼同時經濟繁榮而軍事下落至低谷之時,女真崛起於北東,這支新銳勢力軍力戰鬥力極強。然而,這兩個軍事能力弱的大國卻沒有抱團取暖,而是北宋鼠目寸光,在童貫的主持下,與金國簽訂海上之盟,聯手攻遼。

這是一個極其幼稚的戰略,唇亡齒寒,最終遼國滅亡後,北宋將直面女真鐵騎,最終不堪一擊的北宋軍隊被鐵浮屠和柺子馬絞殺。

不過女真的金國雖然滅亡的北宋但是卻被後來蒙骨崛起的鐵木真聯合南宋給擊敗,然後南宋和北宋一樣出了戰略上的錯誤,那就是蒙骨的鐵木真在滅了金國之後,又和之前聯合北宋滅遼的金國一樣回頭滅了南宋。

所以不管是北宋和南宋,到頭來都是為別人做了嫁妝的感覺。

而在宋朝之後的元朝和明朝都是亡於自然災害。

元朝末年,貪汙腐敗橫行,朝廷內部鬥爭劇烈,黨派林立,因為朝廷腐敗,引發了官員胡作非為,所以很多地方賦稅極其重,民不聊生。這些都是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但是卻並非是根本原因,引發元末各階級大沖突的導火索,乃是自然災害。元朝末年,由於地震水災不斷,最嚴重的乃是黃河決堤,造成了大面積的黃泛區,百姓沒有救濟,還要給腐敗的政府無償修河堤,民變自然難以避免,另外,元末乃是我國曆史上瘟疫最肆虐的時間段,鼠疫造成天怒人怨,最終天下暴亂,紅巾軍等眾多農民起義崛起,一舉推翻了元朝的統治。

無獨有偶,明朝也是被天災所毀滅。明末,所面對的主要有兩方面的壓力,內部西南和西北地區的土司起義,以及朝廷黨爭。外部有來自東北的威脅,特別是薩爾滸之戰後,明朝在東北的戰局一度十分被動。但是這些都不足以摧毀一個龐大的大明帝國,儘管到天啟末年,明帝國已經很是遲暮,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而眾所周知,真正殺死大明王朝的乃是內外交困,兩邊都不能解決,這就是崇禎面臨的困境,而最終滅亡大明王朝的是剿不完的農民起義。而之所以遍地農民起義,主要是因為崇禎中期,連續五年的天下大旱,最嚴重的乃是河南,竟然達到了驚人的連續七年大旱,很多地方顆粒無收。所以,中原各地爆發了極其嚴重的農民起義,因為不叛亂四處劫掠就沒有飯吃,所以明朝永遠也消滅不完農民起義,為此還搭上了孫傳庭和楊嗣昌兩大名將,因為大旱,導致多個省份沒有了稅收,日益高昂的軍費開支,造成明朝隨之的崩潰。

至於最後一位王朝清朝則是亡於外敵入侵。

清朝的滅亡與上述朝代皆有不同之處,因為清朝中後期,正好趕上了世界的大變革,偶洲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完成了對清朝的彎道超車,而富有的清朝卻沒有進化出工業化科技來守護這塊富饒的土地。

所以清朝就被貪婪的外敵加上內部的反抗給滅亡了。

然而這些王朝被滅亡的各種各樣的原因都不算是真正的原因,這些王朝滅亡的從本質上來說的原因卻都是同樣的。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