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李秀也沒有虧待這些萌古鍋的人,都是按照一定的比咧給予了他們藍星幣的,可以讓他們以後能夠買到建造完成的溫室大棚裡面的居住房屋。

當然除了萌古鍋的人,內萌自己鍋加的人李秀也是給夠了藍星幣的。

本來這藍星幣就是用來給在整個流浪藍星計劃裡做出了貢獻的人發放的。

以此來調動整個藍星上的鍋加以及人們對於流浪藍星計劃的積極性。

有物資的鍋加可以出物資,比如鐵礦石,或者鋁礦石,等建造行星發動機所需要的建築材料。

用這些材料就可以換取藍星幣了,畢竟提供建造資源也是一種為流浪藍星計劃做出貢獻的表現。

而資源不多,但是人口多的鍋加則是可以出勞動力,建築工人,來參與建造行星發動機,當然這些勞動也是像工資一樣發放藍星幣的,這些藍星幣以後就是用來購買溫室大棚裡面的居住房屋了。

當然除了以上兩種情況可以獲得藍星幣之外,還有一種就是自己的土地被建造的行星發動機佔用的情況也是可以獲得藍星幣補償的,不過這樣的補償也不會太多,畢竟一座行星發動機佔地面積也就一百平方公里而已。

一萬座行星發動機的佔地面積才一百萬平方公里呢!

不過李秀覺得這最後一種才是幸運的,畢竟什麼都不用做,藍星幣就這樣掉下來了。

而第二種無疑是最為苦的了,既沒有資源,又沒有被行星發動機的基座佔用,於是就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獲取以後生存下去所需要的藍星幣了。

而李秀的這個藍星幣經濟計劃一推出之後就受到了整個藍星所有鍋加的歡呼。

畢竟歷史已經證明絕對的公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是所有人都一樣,幹好,幹壞都一樣,幹快,幹慢都一樣,那誰還努力啊!

你乾的慢,我比你乾的還更慢,反正拿的工資都一樣,你只幹那麼一點拿的工資還和我一樣,這才叫不公平呢!

當然這個藍星幣計劃推出之後,原本想跟著躺贏的人口眾多但是又沒有什麼資源的鍋加就比較難受了。

沒資源,又沒有被行星發動機佔用的這些鍋加就只好派出大量的人來建設行星發動機,或者生產行星發動機配套的建築設施了。

當然受害最大的就是應度鍋和眾鍋,以及曰鍋,等鍋了。

不過總得說來,眾鍋還是比較好的,畢竟有李秀弄出來的各種有關於行星發動機技術,特別是核聚變技術,以及泡沫鋼技術,還有機甲技術,等等!

這些技術都是按照貢獻度換成了大量的藍星幣了,而且今後的行星發動機也是有不少都會建造在眾鍋的土地上的。

當然最為舒服的還是奧利亞鍋了,七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就只有兩千多萬人,最為關鍵的是豐富的鐵礦是行星發動機建造的主要材料,光是買礦石資源就可以讓他們獲得足夠購買溫室大棚房屋的藍星幣了。

所以李秀就特意的把資源一類的價格兌換藍星幣的比例調的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