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努力的基建狂魔(第2/2頁)
章節報錯
光是站在那裡就有一種天生不凡的感覺,這大概就是古人所說的氣運吧!
畢竟李秀現在的一切舉動可是關乎著整個藍星,七十億人的安危呢!
其實李秀在他提出的流浪藍星計劃透過之後,他本來以為自己能當個流浪藍星計劃的總工程師就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結果沒想到,不僅僅是當了總工程師,順帶藍星聯盟的盟主,以及剛剛組建藍星護衛隊,隊長也順便一起都兼任了。
其實說是藍星護衛隊的隊長,可以指揮近百萬的大菌,雖然看著漂亮,但是實際上這些菌隊都是用來保障行星發動機安全建設的。
雖然李秀的流浪藍星計劃已經透過了,但是有一些人仍然認為李秀的計劃是胡扯,決定流浪藍星計劃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估計等到流浪藍星的行星發動機建造好了,太陽說不定都已經把藍星吞沒了。
所以他們還是支援建造飛船來逃離太陽系,但是他們的技術並不是很過關,就比如可以為星際航行提供能源的核聚變反應堆技術他們就沒有。
而李秀以及李秀背後的眾鍋,也都明白,所以核聚變反應堆技術,包括其衍生的重核聚變技術,以及行星發動機技術,都是保密的緊,其關鍵零部件,比如可以產生強大磁場的超導線圈,都是在鍋內的秘密基地建造完畢之後再經過重重護衛之下送到現場進行組裝的。
因此那些飛船派想要搞到關鍵的核聚變技術那是非常難的,因為這些飛船派就是以米鍋為首的那些自本鍋家裡的大財閥,大家族。
而李秀從環太平洋帶回來的超導材料技術,以及核聚變技術,還有什麼機甲製造技術都是非常保密的,一般人根本接觸不到。
而且行星發動機關鍵裝置的保衛工作李秀都是安排了鍋內派來的特種兵。
再經過十多天的全功率執行測試之後,行星發動機的執行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狀態,地基什麼的也並沒有因為一百五十億噸的巨大推力而被壓碎,畢竟一百五十億噸推力所產生的重量可是被均勻分攤到了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了。
算下來每平方米的鋼筋混凝土地面只需要承受一百五十噸的重量就可以了。
雖然一百五十噸的重量看著很多,但是要知道,那些幾百米高的大廈其鋼筋混凝土支撐柱也就那麼幾十根而已。
而且鋼筋混凝土的承壓主要都是由混凝土承受,也就是說混凝土的標號決定著鋼筋混凝土的承受力,就以最低等的C20標號的混凝土來說。
&nm2意思就是說二十牛每平方毫米,換算成平米的話就是兩萬千牛平方米。
也就是差不多C20標號的混凝土的標準要求就是每平方米必須要承受兩千噸的重量而不碎裂才算合格。
而且李秀用的都是高標號C50的混凝土,就是可以每平方米承受五千噸重量,一般用來建造高樓大廈承重柱的那種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