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快特戰隊被撤銷(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建造速度方面根本不用擔心,要擔心的也是鋼鐵廠生產泡沫鋼的速度罷了。
而且也也因為使用泡沫鋼的緣故,建造一座行星發動機的鋼鐵使用量肯定比原來劇情裡面要少的多,所以原劇情裡面人類傾盡所有資源建造了一萬兩千座行星發動機,現在最少可以建造個十幾萬座了。
畢竟泡沫鋼的密度只有正常鋼材的十五分之一。
不過現在最關鍵的還是操控機甲的駕駛員不夠了,雖然這種建築機甲的操控十分的方便簡單,但是那也是需要練習的。
一般都得熟悉兩到三個月才能正常的操控機甲進行建造作業。
可是哪裡有那麼多的機甲讓他們練習啊!想要在一年的時間內建造完兩萬座轉向行星發動機,按照最快一支千架機甲工程隊三個月一座行星發動機來算,這也需要五千支千架規模的機甲工程隊才行。
這樣一算就需要至少兩千萬人以上規模的建築機甲駕駛員,以及五百萬套機甲了。
畢竟神經元連線這種機甲駕駛方法雖然很靈敏可以讓機甲如同自己的身體一般,但是就像環太平洋裡的機甲駕駛員一樣對於精神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就這還只是只有十多米高的小型機甲,要是那種和怪獸戰鬥的七八十米高的機甲那就得兩三個人才能駕駛的起來了。
因此這種建築機甲駕駛員就和開車一樣必須每過四到六個小時就得好好的休息才行。
所以想要建造機甲能二十四小時不停歇,那麼就需要四班倒甚至是五班倒了。因此五百萬臺建造機甲才需要最少兩千萬人才行。
當然人不是問題,機甲駕駛員對於學歷的要求也不高,又不是要求維修機甲的機修師。
神經元感應駕駛不需要他們像飛機駕駛員一樣懂得許多的技術,可是哪怕就算是這樣,那也得像學習開車一樣得練習個兩到三個月,熟悉熟悉車感,才能上路吧!
畢竟能一個月拿到駕照的那都是算有駕駛天賦的人了。
而建築機甲駕駛員也是如此,得讓駕駛員習慣建築機甲那十二米的身高,而不是還按照原來自己那只有一米七八的身高來行動,這種習慣要是沒有改過來,那是會出大問題的。
就在李秀坐在他專屬的藍星聯盟,盟主專屬的超大辦公室裡面想著如何解決建築機甲駕駛員培訓問題的時候,穿著一身秘書裝的葉寸心敲了敲門,然後也不等李秀說話就自顧自走了進來。
然後看到李秀頭靠在真皮椅子上皺眉想事情於是就走到李秀身後開始給李秀按摩起太陽穴來。
沒錯,李秀的快特戰隊,這支戰鬥力強大的超級特種兵戰隊被撤銷編號了。
因為在發現太陽毀滅之後,藍星上面的形式再也不是鍋加和鍋加之間的明真暗鬥了。
而是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的一起面對毀滅整個藍星人類的災難了。
所以李秀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這支超級特種戰隊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畢竟在這種大環境之下,沒有那個鍋加再敢搞什麼陰謀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