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登珠峰(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三,也是最古老的的屍體,是一名來自英國的登山者喬治馬洛裡。
一九二四年,歷經了兩次登頂失敗的他,再次挑戰珠峰,可惜天不遂人願,他最終還是死在了登山途中,消失在了山巔皚皚白雪之下。而也就是這一次,他留下了一句流傳於世的登山界名言——“因為山就在那裡”。
因為這句話,他被後世珠峰登山客奉為神話一般的人物,而這句名言,也進而成為無數領域探索者的座右銘。因為世界就在那裡,所以人類的所有求索與征服便有了解釋。
人類是一個矛盾的個體,我們懼怕死亡,但又會為了心之所向,無畏死亡,攀登珠峰亦是如此。所以累累屍骨並不能變成登山者的阻撓,反而成為了後繼者的先驅,鋪就了他們向上的道路。
而李秀也同樣是一個矛盾的人,看著在不遠處的屍體,李秀並沒有被嚇到。
反而是更加堅定了心中的信念,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著。
凜冽的狂風依然無法阻擋李秀的腳步,開啟透視之眼的李秀看清腳下積雪的鬆軟,儘量往堅硬的積雪上行走著。
此時的李秀除了穿著保暖防風的羽絨登山服之外,背上依然還揹著幾十公斤的登山包。
登山包裡除了有食物和幾罐關鍵時刻用來救急使用的壓縮空氣之外,還有一頂帳篷,沒錯李秀是打算在珠峰的山頂上過夜的。
而這幾十公斤的重物,在平時或許對於兩倍於一般人身體素質的李秀來說那是輕輕鬆鬆。
但是現在已經對於已經快要登上七千米高空的李秀來說卻是已經是個不小的累贅了。
因為此時在如此高度之下,大氣壓的壓強已經變成只有四十一千帕的大氣壓,是正常海平面的大氣壓的二點五分之一了。
而氧氣含量也只有海平面的一半左右,也就是百分之十的氧氣含量。
再如此含量低的環境之下,一般人就會出現迴圈變差,非常疲勞等現象了。
而李秀也不例外,出現了折現現象,雖然李秀的身體素質受到了系統的雙倍加強,但是卻依然還是需要呼吸。
有人說水是人類最不可或缺的東西,人可以一個星期或者半個月不吃東西,都不會出現生命危機。
但是隻需要三天不喝水,人就會因為缺水而死。
但是在李秀看來,人最不可或缺的應該就是空氣當中的氧氣了。
在五氧的環境之下,別說三天,能堅持三分鐘不死就很不錯了。
此時的李秀腦海裡的思緒在儘量的放空,不讓自己去想任何的東西,就這麼儘量的感受著自身,感受著身體的一切。
因為思考的太多,大腦的活動就會變得劇烈,因此所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所以儘量減少思考,讓自身的全部能量都用來爬山才是最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