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流浪地球原劇情裡,則是直接在行星發動機下面挖地下城用來躲避宇宙當中的高能射線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而這樣的好處有三個。

第一個就是可以藉助行星發動機的熱量取暖,畢竟沒了太陽的照射之後別說地表了就是藍星核心的溫度也會慢慢降低下來。

所以呆在地下取暖自然是非常好的了。

而第二個就是不用擔心隕石的墜落產生的衝擊波了。

要知道在流浪地球的原劇情裡,可是沒有反重力技術。

劉培強登上領航員空間站做的也不是飛船而是那種傳統的火箭。

並且領航員空間站的推進系統,也是那種傳統的以化學反應為動力的普通化學火箭。

不然也不需要裝個三十萬噸的燃料了。

而之所以會這個樣子,主要還是因為沒有反重力技術導致的。

所以流浪地球原劇情裡,穿越小行星帶,以及以後的柯伊伯帶,面對那些小行星時只能選擇硬抗。

所以躲在行星發動機下面的地下室無疑是最安全的選擇了。

但是現在李秀的這個世界雖然也是融合了流浪地球的劇情,但是因為有李秀的存在已經大大的不同了。

因為有了反重力技術,所以幾百上千米的巨型飛船能夠輕而易舉的擺脫藍星的引力飛到太空當中。

所以現在的太陽系裡,幾乎到處可以看到藍星人類的私人採礦飛船。

其數量早已經超過十萬艘大關,正向著百萬艘這個數字穩步的推進著。

而藍星人類聯盟的戰鬥護航艦隊也突破了一萬艘的數字向著十萬艘進發著。

所以現在的藍星自然不可能和流浪地球一樣在進入小行星帶時選擇硬抗被藍星引力捕獲的小行星帶裡的小行星的撞擊了。

擁有幾萬艘護航艦隊,和幾十萬艘私人飛船的藍星聯盟自然是直接選擇清除小行星帶裡,一切有可能擋路或者會被藍星引力捕捉的小行星。

所以流浪地球原劇情裡,沒有護航艦隊的地球也就只好選擇進行硬抗那些小行星的撞擊了,畢竟領航員空間站只是領航而已,並沒有保護地球的功能。

而最後一個原因好處就是呆在地下厚厚的岩石層可以阻擋宇宙當中的伽瑪射線,以及一些高能射線對人體帶來的傷害。

不過有好處自然也就有壞處,那就是地下空間想要挖的太大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原劇情裡行星發動機的地下城裡,為了保持地下城能正常運轉,保證居住在裡面的人不被餓死,就只能住滿三十五億人而已。

而且還是抽籤覺定入住名額,當然了這個抽籤也是相對來說,比如原劇情裡的劉培強,他為了讓他的兒子劉啟以及老丈人能住進地下城,而不得不選擇進入領航員空間站服役十多年的事情。

由此可以想象在流浪地球原劇情裡,那剩下沒有被抽中的三十五億人會爆發多大的憤怒。

當然了為了保障安穩,在被抽中的三十五億人當中肯定會有那些維持安穩的人員的家屬,以及負責行星發動機運轉工作人員的家屬。

不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進入領航員空間站工作的劉培強,他的兒子劉啟以及老丈人等人卻因為沒有抽到地下城居住名額被凍死在了外面。

劉培強還有心思呆在領航員空間站上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