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太空採礦(第1/2頁)
章節報錯
所以李秀把反重力技術拿出來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建立太空採礦飛船。
只有這樣才能滿足那些足足有上萬米高的行星發動機的建造資源。
至於採礦的目標,當然是火星以及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
在這個區域有著超過五十萬顆小行星。
這些小行星普遍都在幾公里到幾十公里不等,當然也有上百公里的,就比如智神星,婚神星,以及灶神星,它們的直徑都要超過上百公里。
當然還有一顆最大的小行星,那就是穀神星了,它的直徑足足有九百五十公里。
而小行星帶裡的小行星主要的物質就是碳質以及矽酸鹽也就是石頭,當然還有最為重要的就是金屬了。
相比於火星的開採,其實李秀更加傾向於在小行星帶開採金屬礦物。
因為這裡的小行星都是非常的小,大部分都是幾十公里左右,因此開採起來也就不用深挖,甚至還可以採用鐳射切割的方式直接切割成小塊讓後裝船帶回藍星。
於是隨著反重力技術的運用,大量的長度在幾百甚至是上千米的可以在宇宙真空環境下航行的宇宙飛船就這麼被製造了出來。
而這些飛船上面的能源則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了,畢竟要帶動反重力裝置的執行還要帶動等離子推進器的執行,自然得采用可控核聚變這樣的能源才行了。
於是航天員這樣原本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擔任的職業現在就變成了一個不說大眾化,但是隻要努努力就能擔當的職業了。
至於原本幾千萬元才能旅遊一次的太空旅遊現在也已經變成了只需要幾千塊就可以到太空中耍耍的旅遊了。
當然也有遊戲公司開發了星戰型別的遊戲,所以在虛擬世界體驗失重環境那可能只需要幾塊錢就行了,而且還很安全,不用擔心太空中的各種輻射了。
當然也是得益於虛擬現實技術,讓培訓宇航員也變得簡簡單單了。
於是在太空採礦飛船大批次的製造好了的時候,大批次從虛擬世界培訓合格的宇航員也隨之登上了太空採礦飛船飛向了小行星帶進行採礦業務。
當然由於是在外太空工作,沒有藍星磁場的防護宇航員會遭受到大量的輻射,從而產生一定的基因突變。
所以以前的宇航員都是已婚的,並且有孩子的人員擔任。
當然隨著藍星被轉向行星發動機減速的自轉越來越慢,其藍星的磁場也開始變小了起來。
不過對於這種情況,一般也都是採用鉛板以及塗層來減少各種輻射對於人體的傷害了。
········
當然就在李秀如火如荼的推動著太空採礦,以及太空艦隊建設的時候。
米鍋久金山,一個叫做維蘭德的公司裡,在總裁辦公室的座位上,一個叫做逼得維蘭特的二十六歲的年輕人此時手上正拿著一個相片在看著。
而這個相片忽然就是在斯凱島上山洞裡面發現的可以證明外星人來到過藍星的證明,以及那個外星人所指的那副星圖。
至於這副星圖所指的地點,也已經透過對比出來是距離藍星三十四到三十五光年之外的一個恆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