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子彈頭在超音速狀態飛行時所遇到的空氣阻力是激波空氣阻力,而降道壓音速狀態時就是渦流阻力了。

而在這個從超音速變為壓音速的過程當中會產生擾動,迫壞彈頭的飛行穩定性,因此彈著點散佈就會急劇增大,而且是朝著隨即方向便宜,無法控制,因此命中率急劇下降。

所以槍械的子彈從超音速下降道亞音速的這個距離就是有效射程。

而覺定這一距離的除了子彈的初速度之外,另外一個很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子彈頭的重量了,子彈頭越重,也就意味著子彈的動能越大,也就是慣性越大,而動能越大的子彈頭在空氣中每段距離下降的速度也就越少。

就比如大名鼎鼎的巴雷特使用的12.7*99毫米的子彈,它的子彈頭重量就是48克,因此雖然初速度就只有850米每秒,但是其有效射程卻是高達一千八百米以上,而這樣的功勞主要就是歸公於它那48克重彈子彈頭了,是88狙擊步槍重彈頭5克重量的將近十倍。

當然決定一發子彈的有效射程除了子彈初速和彈頭重量之外,還有一個因素也算是比較重要的了,那就是子彈頭的形狀。

就比如說尖頭的子彈在超音速飛行時所受到的阻力就比圓頭的小,另外子彈尾部的形狀也比較重要,現在世界上的高精度狙擊槍的子彈基本上都是用有船尾設計的子彈。

就比如二戰時期的三八步槍前期使用的就是圓頭子彈,然後,發現其他國軍都用尖頭子彈,於是一改過來就發現這尖頭子彈還真好用,不僅僅射擊距離變原了,而且殺傷力也變大了。

名稱:10式半自動12.7毫米大口徑狙擊步槍

口徑:12.7毫米

初速:825米每秒

有效射程:1500米

全槍重:12千克

全槍長度:1380毫米

彈匣容量:10發,5發

射擊方式:半自動

自動方式:導氣式

這款重型狙擊步槍就是**國對標巴雷特生產的狙擊步槍了,效能引數上是和巴雷特狙擊步槍差不多的東西,不過就是外觀上有點醜,沒有88狙擊步槍漂亮,估計不是一個設計師設計的。

當然更加沒辦法和巴雷特比了,畢竟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相信很多人喜歡巴雷特除了他的威力之外,更加重要的就是它霸氣的外表了。

而**國接下來生產的一款狙擊步槍在顏值上就好很多了,已經不輸與那些顏值超高的一線狙擊槍了。

那就是長風高精度狙擊槍也就是CSLR4狙擊槍了。

名稱:CSLR4狙擊槍,又名長風狙擊槍

口徑:7.62

初速:800米每秒

有效射程:600米

槍管長:610毫米

槍全重:6.5千克

槍全長1100毫米

彈夾容量:10發,5發

射擊方式:手動單發

這款長風狙擊步槍之所以別名叫長風狙擊步槍,那是因為是長風廠生產的。

而且這款狙擊步槍也是**國唯一一款精度達到1MOA的輕型狙擊步槍,當然這樣的精度與國際上頂尖的狙擊步槍能達到了0.5MOA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而85和88狙擊步槍估計是因為出廠時間比較早的緣故在設計和加工上的工藝都還不太成熟,因此其精度都在3MOA到2MOA之間。

而**國唯一的一款大口徑狙擊步槍10式狙擊步槍在使用專用的狙擊子彈時,其精度也是和巴雷特差不多的,在一千米距離時可以達到1.5MOA左右的精度。

這樣的精度雖然爆頭有些困難,但是打中人的身軀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至於有巴雷特留下的在一千八百米甚至兩千多米打中人的狙擊記錄那也是真實的,這歸功到底就只能說被擊中的那個人壞事做多了,或者運氣差罷了。

而代表狙擊槍精度的MOA則是一種角度計算方式。

(有些狙擊槍引數可能沒有那麼準確,畢竟這些槍都是再服役的槍支,不像二戰那些老古董,所以也不可能那麼準確,但是大致上來說還是差不多的。另外感謝無聊看書的100點打賞!特此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