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米,一百米,五十米!

隨著小鬼子的衝鋒越來越近,李秀的射擊也是越來越準確了。

待到小鬼子衝進五十米的時候,李秀已經爆掉九個鬼子的腦袋了。

而這些被李秀爆掉腦袋的不是拿指揮刀的,要不就是刺刀上掛膏藥旗子的小鬼子。

在一般人看來刺刀上掛膏藥旗子的和普通的日本士兵也沒啥區別,但是其實不然,可千萬別小巧這些刺刀上掛膏藥旗子的。

因為這些刺刀上掛膏藥旗子的可是二戰日軍指揮體系當中的最基本的軍官,也就是班長。

軍銜基本上都是伍長或者是軍曹。

李秀前世的前世,也就是第一次穿越之前,在看亮劍的時候也是對於日軍的軍銜和軍隊人員編制不太瞭解。

覺得亮劍當中的李雲龍正面擊潰了一個坂田聯隊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之後李秀在認真查閱了二戰日軍的軍隊人員編制之後才發現,這李雲龍還真他孃的是個人才。

因為按照二戰日軍軍隊的人員編制來看,李雲龍所面對的不是和他人數相等,都是在一千人左右的團級作戰單位,而是比他的團級作戰單位還要大上一級的旅級作戰單位。整整有四千來人的坂田聯隊,李雲龍能打贏也是僥倖。

二戰日軍的軍隊編制其實是這樣的。

從最小的編制分隊開始算起。

分隊數一般是在十三人左右,擔任分隊長的是伍長,或者軍曹。

相當現代軍隊的班級作戰單位,而伍長就是我們現在的下士,軍曹就是中士。

在分隊之上就是小隊了,二戰日軍一個小隊的人數一般都是在五十人左右,而擔任小隊長的則是中尉,或者是少尉,至於小隊的副隊長一般都是由曹長擔任,相當於我們現代軍隊的上士。

而小隊自然也是相當於我們的排級作戰單位了。

小隊之上就是中隊了,人數一般在四個到五個小隊左右,也就是二百到二百五十人。

由大尉或者中尉擔任,至於二戰日軍中隊相當於生麼作戰單位這不太好說,只能說是大於連級作戰單位,小與營級作戰單位。

因為我軍的都是三三制的,而二戰日本則是四四的制度。

就比如我軍的一個排的人數是三個班人數在三十七人,不到四十人,而日軍的一個小隊則是四個分隊,人數五十人左右。

因此到了更上一級的連級作戰單位和日軍的中隊作戰單位對比的時候差距就出來了。

一個連級作戰單位是三個排組成,另外加上炊事班,通訊員連長指導員文書等人也不過一百二十八人左右。

而日軍的一箇中隊則是由四個小隊組成,有時候還得外加炮兵小隊什麼的,人數基本上都是在二百人以上滿編都是二百五十人左右。

然後再看我們的營級作戰單位,由三個連組成,有時候外加炮連,機槍連,炊事班,通訊班,營長副營長教導員啥的雜七雜八的加一塊,滿編也就五百人。

不過經常情況之下是不會滿編的也就四百人左右的樣子。

而日軍的大隊則是四個中隊組成,人數一下子就直接飆升到了一千人左右,於是日軍的一個大隊相當於我軍兩個還多的營級作戰單位的人數,這樣的人數差距怎麼能比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