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改發部衙門(第1/2頁)
章節報錯
禮部尚書孫秉濤一頭問號退了下來。
各部開始有條不紊的彙報政梳,內閣首輔與乾皇不時發問,殿中有被點名者,上前應答。
所言之事皆為內政外交或南水北調工程進度之事。
好似世間一切紛擾都在此化為了一個個冰冷冷的數字。
如工部承秉,南水北調工程施工以來,死傷民夫民眾數以萬計,各部工地監工官吏死傷四百三十餘。
聽著是很多,並且這些還沒有加上工地護衛兵馬,與監察司鬼部人部護衛者的死傷在內。
但其後農業司司長通稟中,這一眾死傷,在他眼中反而是非常微小的,屬於朝廷良策的結果。
乾國九州北旱南澇,內陸居民生活困頓,無數缺衣少食者掙扎求生!
但是乾國缺糧麼?
缺也不缺,乾國北部四州乾旱,無數百姓餐食難保,倒是南方三洲雖然澇情嚴重,但糧食缺並不少,原因就在於天災萌芽伊始,南方三洲各部官員在內閣統籌下,開始積極引糧,橫跨海域萬里,從鄰國手中,或買,或換,或乾脆搶,運回了大量糧食。
十幾年下來,已經形成了一條條從乾國南方三州海港至外域鄰國眾多航線。
一船船乾國特產絲錦,瓷器,甚至武器裝備等運轉他國,換購回了大量糧食。
如今在商務司的統算下,乾國九州接近四成的糧食都是從海外轉運而來,在加上如今無數窮困民眾,湧入南方,他們向海求食,駕駛了無數海船在海上拼搏獵殺海獸魚貨,乾國整體上糧食並不短缺!
既然糧食並不短缺,為什麼還會有如此多災民困頓,在其北部原區,乾旱地竭盡易子而食的地步?
原因在於運輸發放。
乾國九州橫跨萬里,道路曲折,山脈眾多,加上北部乾旱少雨,河道枯竭,想將南部各州糧食魚獲轉運至北方那是難如青天!
而億萬民眾跟撒芝麻一般,遍佈乾國三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想將這些糧食交於其手上,勤務司與各部是想破了腦袋,也無甚他法。
如今南水北調工程開工以來,重點工程大亞灣水庫與九州水庫初期就調集了百萬民夫勞作,且還在源源不斷增加。
這些民夫多是受災之民,往年受困與各地掙扎,如今被集中與十地勞作,那糧食轉運分發問題因為民眾聚集,反而變的容易了。
如此農業司司長才會稱讚南水北調之策,不然這些民眾遍及四野,受災情影響,餓死的都不止這幾萬之重!。
宋寒在其下聽著農業司司長所言,心中也有了一絲慰藉。
往日間他在鬼部衙門坐政,聽九州各部承秉傷亡之事,聽的他都有點抑鬱,每天加班加點日夜不休的勤政,也只想讓手下傷亡少些,暗恨自己不會分身之術。
如今最起碼他知道了那些部下奉獻生命所為,間接解救了無數民眾,也算慰藉了死傷的鬼部官吏在天之靈,可惜的是死在妖魔手中的大多數人員都魂飛魄散了,不知道還能不能在天上看到。
待農業司司長退下,位於眾人首席閉目養神,好似睡著的首輔週中允霍然睜開了雙眼!
“陛下,近日內閣收到一份奏梳,所言之事直指朝政往年弊端,其附著之策更是一解往年朝政困頓之所,臣在此承秉,懇請陛下依其政梳所言,梳理朝綱,重定乾坤!”
首輔著話說的太重了,他的話音落下,群臣譁然,眾人不停扭頭打量探問,想知道首輔所言之策是何策,奏章又是何人所書!
而知道內情之人,也莫不是扭頭偷偷看了眼如今與六部六司二品高官同屬一列的宋寒一眼。
宋寒被看的有些不自在,他下意識的扭過頭,剛好看到其身後三品監察御史中丞,也就是他的老上司,監察司人部部長,孫志民正生無可戀的盯著他的背影。
宋寒有些無奈的對著老上司咧嘴一笑,自己升官這麼快,自己也沒料到呀!
“好!!”
臺上乾皇看完首輔承秉的奏章之後,一拍大腿,霍然起身!
“好一個鐵公基之道!好一個食爾俸祿,護爾安康!百官萬吏都有此心何愁天下不平!!”
聽到乾皇所言,殿內不知內情者,交頭接耳之聲更響了,有甚者伸長了脖子,好似如此就能隔了十幾米看到乾皇手中奏章一樣。
“周師!可有釐定明章細規?”
“有!”
週中允一聲應答,中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