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策之重,在心,在教化萬民,而不在其實其物。

不然朝廷直接聯絡百家萬修,圈養萬民,就能讓他們衣食無憂,何必還行那南水北調之舉?”

宋寒的話讓部委眾人恍然大悟!

如宋寒一人靠羅盤法器構建的人工智慧,在加上藍星科技之道,耗費十年之工,直接可以建立起一座座智慧工廠,普通民眾所需衣食,他可以一手供應,直接把普通人當豬養。

但是其後呢?

人活與世,除了一日三餐所求,更多的還是要心有所依。

入了初境修士追求的是個人超脫,天道至理,無有他想。

而乾國億萬百姓,每日勞作生息,安貧樂道,有衣食所繫,親族相伴,都是心之所依。

當今乾皇與首輔當年創立的百家學館也給了億萬百姓一個超脫的機會,可以將其中鍾秀之輩,一步步引導上修行之路。

在沒有百家之前,這些事情是宗教門派來做。

有了百家,只是過程更加的完善規整。

但修行之難,對人之悟性,心性要求太高,億萬百姓中入道者寥寥。

致使兩元直間唯有細細根系相連。

畢竟修士的前身也都是普通民眾,上數父輩,都是地裡刨食的普通人。

宋寒看著眾人,繼續開口道:

“往日間,部衙集結眾工打造神異器物可輔助萬民抗災,雖然此法沒錯,但是不合時宜。

那些造物對如今億萬百姓來說,還是太過神異,難以理解,所以需要再次簡化,在簡化,簡化到尋常百姓都能時常接觸,明悟其理,之後在歸納整理,教化細細施為,讓億萬百姓都動起來,全部都投身於此,這才是此道之基!”

一旁教育司委員皺眉道:

“如今乾國九州八十一省遍佈有大學百院,通識館六千於所,蒙學館近六十於萬!

此等教化之舉已是舉世罕見,萬古未有。

聽宋司長所言,還需擴大,不分男女老幼,其材良秀統一教導。

這其中所需人力物力財力就是將朝廷老底掀翻了也難以籌齊,畢竟如今重策連連,朝廷已經舉步維艱了。”

宋寒聞言搖頭道:

“你還是沒有理解我話之本意,如果這些事情全部讓朝廷包辦,那的確是難以為繼

所以我才一在強調,此策重點是讓億萬百姓都動起來,讓他們在我們的引導下,明理,明物!

製作各類工具輔助生產共事,到時候一百民眾藉助工具勞作,能夠養活一萬人十萬人之時,國富民豐之下,在引導轉化!

以先富帶動後富!

以先德教育後進!

如此徐徐圖之,何愁此道不成?”

宋寒話音落下,眾人齊齊歎服!

那出言發問的教育司部委更是拜服不已!

“此道所求,天下大同,百姓共產,如此宏願與百家所求向符卻又更上一層,有明規細引,宋司長大材呀!”

宋寒聞言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一旁太子殿下也是神情激動,剛想開口,一旁工部委員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行動,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