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個體文明與群體文明差異(第3/3頁)
章節報錯
“哎~”
宋寒無奈嘆了口氣,回到發改委,果然部衙上下,沒有一個人能看到自己身後跟著的這個和尚。
宏源見往來者都對宋寒施禮,言稱大人,驚訝道:
“施主弱冠之年,非親皇貴胄就登臨如此高位,受乾皇首輔看重,前途無量呀!”
宋寒一直被宏源在身後盯著,書寫政梳也是覺的無比彆扭,他無奈放下筆墨,順著對方言語攀談道:
“怎麼你們溼婆神國沒有如乾國一般擇材任事?”
宏源道:
“溼婆國內,官吏各轄皆父終子承,到與乾國相差甚遠。”
他看著宋寒筆下政梳,奇怪道:
“我觀你所書之政,化天道行人道,但無心持所處,那怕其後人道大昌,物慾橫流之下其心難定,恐難登彼岸,無人超脫,其道又有何用?”
宋寒聞言皺眉凝神靜思。
宏源法師此問,但是問到了個體修煉文明與群體科技文明的根本性差異了。
此間修行,如道家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唯有獨守本心,不為外界所擾,才能得見其道之妙。
各派各教起點不一,但初境皆有所言,物慾橫流之下,人心浮動,的確很難入道。
這也是此間億萬百姓,生活貧困的原因之一,畢竟沒有了雜亂的外因干擾,其更容易入道修行,所謂安貧樂道不外如是。
宋寒心頭千思百轉,良久之後長出了一口氣。
雖然二十一世紀的藍星,物慾橫流,未聞入道者,但科技之法,大大提高了無數人的生活質量,使其不為衣食所擾,如此世界,沒有個人的超脫又有何妨?
行科技之法,人道盡頭,科技爆發,所求所願只為舉眾生之力,行超脫之舉吧了。
“人道盡頭是滄桑,此道所求只為萬眾一心,人人如龍而已!”
宋寒的話彷彿一計重錘,落入宏源法師心中,震的他佛心漂浮。
他低頭湧頌,良久之後才安定其心。
“施主大願,貧僧拜服!”
宏源法師對著宋寒稽首道:
“不知施主對我佛教有何看法?
我們佛教之中,有尊者地藏,其願與你所求相同,但其法不一,雖不知其後何道成真,但都為人道宏願,令人心神嚮往。”
看法?
宋寒搖了搖頭。
自己能有什麼看法,穿越此間幾十年自己都沒接觸過這裡的佛教教義,也就是穿越前瞭解過藍星佛經,誰知道一百六十億年來有什麼變化。
宋寒沒有明言,恭維道:
“佛教經義,拯世救民,小子材疏,那敢置言輕談。”
宏源聞言道:
“宋施主,我觀你與我佛有緣,身具慧根,可願與我折返溼婆國遁入佛門?
只要施主願意入教,我以佛性作保,定能讓施主拜入祖庭,百年內凝聚佛陀金身,不懼生死之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