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先天一炁與後天元氣(第1/3頁)
章節報錯
鼎成,人散。
宋寒拿著手心收攏先天一炁,在返回基地的路上,一直盯著這團變化不休的光霞出神。
在道家的理念中,萬物的本源為一炁而生,謂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鴻蒙初成,一炁而生,有無交戈演化萬物,在小寒所修所悟的大一統理論中,也有以一求萬之說。
其根源就是先天一炁轉化了萬物,反過來也可以用萬物轉化先天一炁。
一股純真無霞,可以與萬物萬能相互轉化天地之初能量。
此間修行,凝心忘我,以自身感悟天地,與天地本源共振共鳴,引炁入體,鑄就超凡之始。
不管是科學,還是修行都是追求天地轉化,尋本求真,凝練天地本源一炁的過程。
同為求道而已。
宋寒在修行中,一直有感受到先天一炁存在,卻從來沒有真實觀察到它。
入定坐忘,感受的先天一炁是一種天地的律動,世間萬物都有它獨有的律動頻率,在凝心忘我之時,可以與天地相和,用這股律動降伏個人龍虎,調節陰陽,踏入修行之門。
如今真實凝聚的炁,控留在自己手心,讓宋寒感慨萬千,甚至於他心中的很多疑惑,也迫切的想靠手心留存的先天一炁來尋找答案。
為什麼此間修行之道走的如此深遠直指天地本源,掌控,引力,時間,但是在無數年後的未來,之留下了神話傳說中的寥寥數語?
宋寒在修行伊始,打坐入定之法,用的就是一百多億年之後的藍星地球的道家靜功,來入定的。
可是又為什麼這裡的人可以打坐入定,踏入修行,而之後的藍星地球卻再也無法踏入初境?無法感知先天一炁?
炁的概念一直未來的地球夏國源遠流長。
但是在宋寒穿越之時,地球之上,打坐入定感知世界,吸收宇宙能量更像是一個笑話。
但是在夏國幾千的歷史中,依舊有無數先賢為此前仆後繼。
兩者修行之初所使用的方法明明都是一樣的,為什麼結果相差如此深遠?
“小寒出來幹活了!”
回到洛河基地,那個從海上驛站號上實驗艙擴充套件而來的實驗室,宋寒大吼一聲,便開始前期的籌備工作
因為心神的轉移,宋寒連手心留存的先天一炁都顧不得照看,等他會過神時,手心的光霞,就之餘下寥寥一絲。
宋寒一個激靈,連忙將注意力轉移之手心,努力維持著手心寸許方圓的絕對真空。
一處不能於外界有著任何交換的虛無空間。
宋寒等待良久,小寒的身影姍姍從實驗室再走來。
“炫技!變態!給老子一百個返虛修士,老子也能打造出一個不懼時空漣漪的宜居星系!”
看到小寒走了過來,宋寒不滿道:
“你嘀嘀咕咕的在幹嘛呢?快來準備實驗!”
話音落下,宋寒看著小寒的身形,眉頭一挑。
“你光子元嬰凝聚成型了?”
“還沒。”
小寒搖了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