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文藝片的票房大都不高,一般都很難突破一千萬的,只有二三十萬票房的文藝片更是多得數不勝數。

能破千萬票房的文藝片一般都是大導演拍的片子,他,徐林,居然兩天就破了一千萬的票房!

回本了!太好了!

拍《守望》這部劇,徐林一共花了近五百萬,其中兩百萬大頭是墨寶的片酬,一百萬花在了宣傳上,還有近兩百萬則是其他演員和拍攝開銷。

要知道這一千萬的票房在與院線分成及交了各種稅費之後,投資方能獲得票房約45%的分成。

四捨五入那就是回本了。

這部電影徐林自己也是出資人之一,佔的比例還不小。

影院可是給《守望》排了半個月的片,按這樣的趨勢下去,這部片子不僅不會虧,或許還能賺上不少呢。

徐林也明白,康城電影節獲獎只是影響票房的因素之一,甚至還不是主要因緣。

主要原因還是他慧眼識珠,選了墨寶來當主角。

之前墨寶在康城電影節走了那麼一趟紅毯,引起的關注可比《守望》得獎還要高。

原本《守望》得獎也只是在少數愛好電影的網友之中發酵,雖然黃姚的通稿也引起了一陣討論,但也未必能真正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

反而是墨寶的參演,讓這部電影真正走進觀眾的視野中。

越想徐林越覺得墨寶真是他的小福星,也越覺得自己眼光真好。

上映兩天之後,《守望》的口碑也在觀眾之間發酵。

「這部電影不錯啊,本來是衝著女兒去看的,進入影院之後,又發現了寶藏,電影畫面很美,一些遠景鏡頭每一幀都能當桌面。」

「女兒在這部電影裡演得真好,跟女兒平時的樣子一點都不像,發現不軟萌的女兒也挺可愛的。」

「不愧是得獎電影,可以!」

「我覺得影片的主題不錯,是當下社會的痛點,導演用細膩的手法描繪了這個社會現象。」

「想不到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故事居然可以拍得這麼唯美,絕了!」

「老子表示欣賞不了,兩句話能說明白的事,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去講,費勁!」

「哈哈哈,皇帝的新衣,終於有人說實話了,我也欣賞不了。」

「文藝片沒點文藝細胞確實是欣賞不了的,一群粗人!」

「一群裝逼怪!」

觀眾的評論有褒有貶,但仍不影響有人走進影院看這部片子。

在京城呆了兩天,墨寶便馬不停蹄地跟著徐林去另外幾個城市跑宣傳。

看著一天天在上漲的票房,徐林心裡笑開了花。

在半個月的排片到期之後,《守望》獲得了近7000萬的票房,差不多每天都有快500萬票房入賬。

這對於不太高的排片率而言,算是非常不錯的票房收入了,更何況還是一部文藝片。

在與院線商議之後,《守望》的金鑰延期了一週,不過這一週的排片率只有2%不到,場次也不好。

最後電影下線的時候,獲得了8000多萬的票房,雖然離過億還有點距離,但也比徐林一開始預期的要好上不少。

賺翻了!

賺到錢了自然是要慶祝一翻,徐林在魔都辦了一場慶功宴。

幾位主創人員自然是收到邀請的,除此之外徐林還邀請了一些投資人和合作的演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