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寶對於趙小云的專業性還是很認可的,既然她如此說那便是有可取之處,那便再看看吧。

放下《天都之戀》,墨寶把目光投在了最後一份劇本上,《致我的最愛》。

這部電影是關於私生飯的故事。

講的是一位高一少女迷戀上了一位選秀偶像,為了接近這位偶像,少女成為私生飯,做出了許多過激的事情,但因為家人工作繁忙一直沒管她追星的行為,使得她的行為日益乖張。

等少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後,再想拉她回來就難了。

為了接近偶像,少女做出不少挑戰法律底線事,但因為她未滿十六週歲,所犯之事又不是殺人放火這種罪行,沒被追究刑事責任。

時間在推移,人總是會長大的,十六週歲離高一的學生並不是一個遙遠的數字。

十六週歲之前做某些事可能只是請進局裡喝幾杯茶就出來,而十六週歲之後做同樣的事則是請進去吃幾個月的飯了。

小錯不改終會釀成大錯,不受約束的生命終將狂亂。

等少女進局裡吃飯後,她的父母終於知道自己在女兒成長道路上的職責缺失害了她,讓她年紀輕輕就在人生畫卷上沾上了終將會影響她一生的汙點。

這對父母心存愧疚,他們忙著賺錢的行為雖然滿足了女兒的物質需求卻疏忽了她的精神需求。

他們決定好好去了解自己的女兒,就從瞭解女兒的愛好開始。

於是,他們開始接觸了女兒所在的飯圈,然後他們發現女兒之所以會變成這樣,除了他們的原因,還有飯圈對女兒的影響。

而飯圈背後站著的是偶像養成產業鏈的即得利益者,這些人包括資本、包括粉頭也包括明星。

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和利益,這些即得利益者會引導粉絲做出他們想讓粉絲做的事,而這些粉絲年輕大都較輕還沒樹立良好的三觀,很容易受引導。

而其中又會有些如他們女兒這般的孩子會做出過激的行為,害人又害已。

這些孩子一邊被明星厭惡著,一邊又被資本利用著,用於宣傳該明星有多火,也用於明星賣慘。

這對父母覺得女兒走到這一步並不全是他們的責任,那個偶像,偶像背後的資本,乃至整個社會風氣對追星的縱容都有責任。

他們先是去找律師告那位明星和他背後的公司,但被告知無法成立訴訟條件,因為沒有相關法律。

而後他們又開始用自己的力量在網上攻殲飯圈經濟,雖然濺起了水花卻很快又被資本壓了下去。

被社會毒打過的少女經過幾個月的改造終於離開了監牢,她悔悟了,她給過去的自己寫了一封信《致我的最愛》並登在了網上。

這是一封自我剖析自我鼓勵的信,是一位迷途知返少女的自我告白,文字雖樸實情感卻真切,直抵人心,觀者無一不被觸動。

至此劇終。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