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年頭娛樂圈裡哪個真實了!」
「我們家哥哥就很真實!」
爸爸這邊熱鬧異常,孩子們這邊也同樣熱鬧。
孩子們排練的是傣族舞蹈,演繹的是少男與少女的故事。
沒辦法,很多少數民族的舞蹈大都是表達愛情的,幾乎沒有歌頌親情友情什麼。
這也不難理解,愛情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譬如情歌總是市場上佔有率最高的歌曲型別,而影視劇裡就算是探案劇也會帶上點愛情,更不要說小說型別裡言情小說佔了很大一部分市場。
所以小娃娃們要跳著表達朦朧愛情的舞蹈。
孩子們並不知道舞蹈所表達的含義,他們只是純粹地學習跳舞,並把它表演出來。
當然對於節目組的所有人來講,舞蹈內容表達的意義沒有舞蹈本身來得重要,所有的初衷只是讓孩子們和爸爸一起學點新東西,一起表演個節目,這是最重要的。
劉梓萌是所有小朋友裡學舞蹈最快的,她從小就開始上舞蹈課,有著很好的舞蹈基礎,而且本身天賦也好,表現當然亮眼了。
不過墨寶也不差,墨寶雖然從來沒學過跳舞,但她有武術基礎,身形很靈活,難得的是她的動作可柔可剛,既優美又有力量感。
而且咱們的墨寶可聰明著呢,學什麼都快,作為一個舞蹈小白,學起來一點不比劉梓萌慢,而且跳得也很好,靈動又可愛。
三個男生裡,楊泳是學得最快的,他在幼兒園裡也是文藝積極份子,在節日裡常常要表演節目的,跳舞當然也跳過,跳起來還有模有樣的。
但對於李子玹和董一航來講,跳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李子玹是形體僵硬,跳舞搞得像是打拳一樣,如果不看老師的動作,還以為李子玹是在學習武術呢。
而董一航就是太懶了,才沒跳兩下就累得躺在地上,而且一躺就不起來了,這小胖子又懶又無賴,又可愛地讓人討厭不起來,村民老師表示心累,這孩子太難教了。
兩三天的時間就這麼在練習中度過了。
等到節目錄制的最後一天,就是大家表演節目的時候了。
為了湊一臺晚會,除了這個集體節目,每個爸爸和孩子都要獨立表演一個節目,只要是自己擅長,無論什麼節目內容都可以表演。
李向、陳翔、劉陽這三個爸爸表演的都是唱歌,董益松選擇了表演吹豎笛,楊天添則是表演現場繪畫。
沒想到楊天添居然擅長國畫,現場繪製了一張《採蘑菇遊樂圖》,把那天上山採蘑菇的場景給繪製下來,五個大人五個小孩都畫在這張畫裡,生動又有趣,十分有意義。
五個小孩子,墨寶當然是表演武術啦,而劉梓萌則是跳了一段印度舞,楊泳是表演唱歌。
想不到五音不全的楊天添養出了一個天籟童音,楊遊的歌聲清亮又動聽。
李子玹表演了一場“跳馬”,李向則被當成了馬鞍,讓李子玹跳。
董一航的節目更絕了,居然是表演吃西瓜…
這節目聽上去很不精彩,但這小胖子表演得可精彩了,吃一片瓜就吹幾句彩虹屁,聽得大夥樂開了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