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翔這話說的,還讓羅桂琴挺受用的,如果之前給墨寶接節目的時候也這麼上道,哪會被她為難啊。

不過這個節目上不上,還得問問老頭子,“老頭子,翔子說有個《天才兒童秀》的節目找咱家墨寶,你同意不?”

“我聽到了,你手機外放的。”

羅桂琴訕訕笑了笑,咋把手機外放這事兒給忘了呢,明明那麼大聲的,老頭子也在邊上,難道阿爾茲海默症找上她了?!

看來得多吃些核桃補一補了,或者豬腦也行?以形補形嘛。

“說,這節目組為什麼找上墨寶?”

陳遠看過《天才兒童秀》這個節目,雖然名字裡帶了兒童,但十八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只要在某方面展現超出常人的智商,都可以上這個節目。

這個節目不是那種給了題庫讓嘉賓背的比賽型益智節目,而是會針對該嘉賓的特長,設計出一些題目,讓嘉賓來答,而且不會提前給嘉賓答案背。

可以理解成是在節目上進行考試,考過了當然坐穩了天才之名,如果表現不好,那便是跌落神壇。

不過節目還是有點良心的,設計題目時會考慮到嘉賓的年紀,年紀越大難度越高,反之亦然。

而且節目組做這個節目的意義不在於打假,所以找的都是一些有真憑實學的嘉賓,雖然不是個個表現完美,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假神童”。

此時陳遠的心情是矛盾的,他既想讓墨寶上節目,展現她的醫藥天賦,又害怕節目組太嚴苛,真出了一些墨寶答不出來的題目,打擊她的自信心。

這事兒還得問過墨寶,看看她的意見,雖然墨寶還小,但關於她自身發展的一些決定,陳遠還是很民主的,從小就會讓她自己拿主意。

墨寶也沒辜負阿爺的這份信任,主意可正了,所以就有了良性迴圈,讓墨寶越來越自主獨立。

但在問墨寶之前,陳遠還得了解下節目組的出發點是什麼,知己知彼才好下決斷嘛。

“爸,節目組說是看到了墨寶在《跟著爸爸去旅行》展現的中草藥學識,覺得墨寶有這方面的特長與天賦,才想邀請她上節目的。

不過在上節目之前,他們會安排一個電話面試,就是在電話裡先跟墨寶溝透過,簡單瞭解下墨寶對中醫藥的瞭解程度如何。

如果達到節目標準了,才會正式定下讓墨寶上節目。這也是避免了在節目上題目超綱,導致墨寶答不上來的尷尬。

對了,爸,還有一點,節目組說上過他們節目都有一個隱形福利,那就是很多優質的中小學對上過節目的天才兒童,有錄取優待。我這不是想墨寶明年要上小學了嘛,多一個加分項也好。”

陳翔也是因為最後這一點,才想讓墨寶上節目的。

他對自家寶貝女兒自信著呢,妥妥的天才一枚,這麼優秀的女兒當然要讓更多人知道。

“我孫女這麼優秀,不需要加分項,很多學校也都搶著要的!”

陳遠嘴上雖然這麼說,但到底還是更心動了。擇校影響倒是不大,但上過這個節目,也算是在墨寶的人生履歷上增光添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