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特別”喜歡白夜宇宙這個ip,做不來這樣的事情。

姜戈看完資料,開始逛評論區,越往後看,眉毛挑得越高。

“你這是看到了什麼,眉毛都要挑上天了。”一旁的周凌薇掃見姜戈這副摸樣,忍不住問道。

“看他們罵我。”姜戈笑道。

“罵你?”周凌薇往他身上靠了靠,看了一眼手機螢幕,轉而道:“都罵你了,你還笑得出來。”觀眾們對於留懸念的收尾方式,引起了熱議,總體呈現出了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之勢。

一部分理解這個做法,這樣的結尾是為了後續新劇的發展做準備。

另一部分十分不樂意,表示這個結局根本不夠看,紛紛開始吐槽姜戈“還第一編劇呢,故事講得不清楚不明白了吧,留下這麼多空白是填不上了嗎?”。

這種現象,其實不是第一次了。

從江玉燕死,到建寧死,再到林月如、趙靈兒死,姜戈就被各種罵,罵他的人和帖子,加起來都可以繞地球兩圈了。

“打是親,罵是愛。”姜戈淡淡一笑。

被罵肯定不舒服,但在娛樂圈,不被罵是不可能的,只能放平心態,淡然地去面對,不要讓自己承受太多的壓力和負面情緒。

“一邊罵你,一邊打好評,他們這做的叫什麼事呀。”周凌薇伸手在手機螢幕上扒拉了一下,看到罵姜戈的不在少數,然而好評率卻沒有下來。

“恨,並愛著吧。”姜戈也不理會這些罵聲了,去看劇情分析和建議的評論,其中一些腦洞大開的創意,是可以借鑑的。

這是他前世在地球上寫時得到的經驗,有的書友雖然沒有動筆寫書,但想法真的很天馬行空,比他自己想的都要好。

“這個人說得頭頭是道,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編劇呢。”周凌薇說著,抬眼看了下姜戈,見他頻頻點頭,旋即問道:“他不會是猜對了吧,唐仁是Q?”

“我覺得他分析得挺好的。”姜戈微微一笑,一本正經的道:“像Q這樣的組織,總要有一個領頭的人給所有的成員分配任務,或者吸納更多的高智商人才加入其中,既然如此,就需要有個人可以統籌來當他們的老大,既能服眾,同時還能不被他人察覺,唐仁這個人普通話不標準、油膩、甚至低俗不著邊際的人,大話連篇,推理破案需要靠秦風,不恰恰是有一層最好的偽裝嗎?”

周凌薇盯著他,笑盈盈的道:“你這樣說,那就肯定不是。”

因為穿越前唐探系列還未完結,Q到底是誰並沒有一個答案,姜戈確實有想過,設定為秦風或者唐仁,但那就太俗套了。

就像他面對採訪時回答的那樣,要比觀眾聰明一點點,讓結果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實際上,要將一個IP做大做強,再創輝煌,從全球IP產業發展歷程來看,迪士尼、漫威、DC都已經給出了標準答案,那便是做“IP宇宙”,這也姜戈將這些評分不差的推理懸疑電視劇、電影打通的思路。

從第一季《白夜追兇》上線,就廣受好評和追捧,觀眾們點評情節毫不拖泥帶水,夠燒腦、夠懸疑、夠刺激。

爾後的《法醫秦明》、《津港警事》、《暗夜執法者》、《唐人街探案》四個系列,在豆瓣網的評分均超過了8分,打消了許許多多害怕姜戈打著IP名號圈錢的顧慮,其實“白夜宇宙”這一IP展露出的野心,就已經表明了不會輕易消耗任何一個系列的口碑。

此次《屍語》網劇中正式引出Q的佈局後,白夜宇宙第一階段可以說已經來到了後期,未來,進入“以各大主角為主線,同時開發不同型別偵探的獨立電影”新階段後,姜戈將不再擔任編劇,退到幕後統籌全域性,也就意味著白夜宇宙的開發正在向產業化邁進。

當然,這是終結篇《唐人街探案3》上映之後的事了。

周凌薇陪著姜戈看了一會兒評論,見時間差不多了,便把電視機的聲音調大,道:“要開始了。”

無數觀眾心心念唸的《光陰的故事》第三期,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