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高歌猛進(第1/4頁)
章節報錯
【現在回想起來,在我三十歲之前,我和母親的關係並沒那麼好,她好像一直都不太喜歡我。
小時候,父母一直是留著弟弟在身邊,而我則是在農村家裡陪奶奶,有一年父親回來給我交學費,我哭著吵著要跟他去城裡,鬧不過我,本應該很開心,但是母親見到我,似乎心情不太好,她說過什麼我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一直沒見到過她的笑容。
這樣的關係一直持續到我工作幾年後,我師範大學畢業便回到鎮上的一所中學教書,離家很近,但仍選擇住宿舍,少有回去,直到母親的健忘症越來越嚴重,我回家的次數才多起來。
有一天,晚自習上到一半,突然颳起了狂風下起了暴雨,一時間雷電交加,接著學校就停電了,校長送來了蠟燭, 說是鎮上大面積停電, 要求我們在教室等雨小一點再走,可是雨越下越大。
不知過了多久, “吱呀”一聲,教室的門被推開了,我看過去,沒想到會是母親, 她穿著雨衣, 渾身溼漉漉的站在門口,看到我後,她沒有說話,只是氣喘吁吁地把手裡的電筒遞給我。
燭焰輕輕的躥動著, 映著母親清瘦的面龐, 透過鼻樑上架著的眼鏡片,我看到那個曾經冷漠的母親,如今也熬不過歲月的捶打, 臉上掛著一道一道的皺紋,不知怎麼的,我眼中淚水在滾動,說不出一句話來……】
這就是六十七歲的吳慧分享的自己跟母親之間的故事,現在的她,早已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外婆,母親也離開了人世。
“外婆,你的故事不僅被選中了, 還被寫成了一首歌!”孫女指著電視機大聲說道。
“丫頭, 外婆眼睛不好,你不要騙外婆。”吳慧看不清畫面裡細小的文字。
“外婆, 我沒有騙你。”孫女說道。
“媽, 沒騙你,應該就是用你的故事作為原型進行創作的, 因為歌的名字叫《燭光裡的媽媽》。”一旁的女兒解釋道。
“燭光裡的媽媽?燭光裡的媽媽!”吳慧低聲唸了兩遍。
這時, 秦詩玥的歌聲傳來。
“媽媽我想對您說
話到嘴邊又咽下
媽媽我想對您笑
眼裡卻點點淚花……”
歌曲的目的是為了表達一種情感, 抒發一種內心的想法, 在情感積累到了一定階段時水到渠成,應運而生的一種產物, 而情感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愛情, 親情,友情,思念之情,讚美歌頌,還同時包括高興,痛苦,憤怒等個人感情。
其中,親情又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等,好寫但不容易寫好, 要讓人聽了感覺真實,感覺動容, 而非假大空。
這首《燭光裡的媽媽》,主歌部分用詠歎調般的音樂陳述,表達著女兒內心奔騰的情感。
秦詩玥的嗓音清亮入心, 唱出了女兒欲言又止的矛盾心情。
都說,最怕在某個年紀聽懂一首歌,最怕在某個瞬間被一句歌詞擊中。
其實, 對於每個愛聽歌的人來說,歌單裡的每一首歌都飽含了自己的感情,如果把每一次經歷都變成一個音符,那麼都會有一段對應的旋律。
吳慧看不清,但聽得清,伴隨著歌聲,腦中浮現出過往的一幕幕。
“噢媽媽~燭光裡的媽媽
您的黑髮泛起了霜花
噢媽媽~燭光裡的媽媽
您的臉頰印著這多牽掛
噢媽媽~燭光裡的媽媽
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噢媽媽~燭光裡的媽媽
您的眼睛為何失去了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