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不寫日記,可他滿臉都是散文詩。”

“我的父親沒有散文詩,他的日記本里是密密麻麻的賬目。”

“我的父親不會寫字,他的手上全是繭。”

“父親老了,幸運的是,還沒有老到歌曲中的樣子。”

“你們見父親可能只需要坐汽車高鐵飛機,可我卻要坐時光機。”

“老吳雖然不富裕,但是他從來沒有餓到小吳。”

……

當歌曲停止,一行行彈幕鋪滿了藍莓衛視網路直播間。

普通的歌曲,平凡的父親,卻帶來了不普通的感動和不平凡的愛。

蔡凡伸手點了一下彈幕的開關,在彈幕消失的瞬間,只見螢幕上打出一排字來——獻給我們心中無所不能的父親!

此刻……

他的眼眶是紅紅的,腦海中好像放電影般,往事一幕幕輾轉不停。

他現在的感受,和所有聽了這首歌的人,是一樣的。

“我們能贏?”

如果要打一個分,

開場曲——10分;

主持人——9分;

華風藝人、特邀嘉賓——8分;

結束曲——10分。

蔡凡身為《極挑》的成員,深知第一期的質量有多高,雖說搞笑綜藝比煽情綜藝受眾要廣,可非要說比《光陰的故事》第一期好,自己這關都過不去。

“他真的只有25歲?”

&nv?”

“他真的無所不能?”

蔡凡是第一代韓團歸國三子中創作能力最強的,大學讀的也是與音樂專業,如今在娛樂圈的定位更是唱作人。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主歌部分安靜而純粹,副歌部分張力十足,也正是因為他懂行,所以在聽了《父親寫的散文詩》這首歌之後,才會如此的驚訝!

但是蔡凡不知道姜戈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可以寫出這麼有年代味道且又感人至深的歌曲。

收割莊稼;

露天電影;

藍色滌卡上衣;

圓形小餅乾。

這些東西姜戈有見過嗎?

蔡凡回看自己的歌曲,“還有誰敢亂叫,面對我再厲害也敗倒”、“做男子漢饒舌代表,能夠跟我匹配的太少”、“我飲過沙,咽過風,一壺空酒亂白髮”……

這怎麼比啊!

同樣是簡單直白的詞句,怎麼差距就那麼大呢?

事實上,姜戈選擇這首《父親寫的散文詩》,的確是有諸多原因的。

他一開始在確定所有主題的結束曲時,想著的是不僅要契合主題,還得與故事相呼應。

而唱給父親的歌曲有很多,光是以“父親”二字命名的就有數十首,比如筷子兄弟的、劉和剛的、降央卓瑪的。

既然要與故事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