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款遊戲,特別是3A大作,好不好玩,不是製作公司定的,而是由玩家來評判的。

——————

第二天,改制後的第二屆金曲獎如期在杭城大劇場舉行,姜戈和一眾華風藝人盛裝出席。

因為是年中舉辦,所以評的是上一年的歌曲。

姜戈延續了輝煌,蟬聯數個大獎。

《以父之名》——最佳歌曲獎。

《以父之名》——最佳作曲人獎。

《假如愛有天意》——最佳作詞人獎。

《以父之名》——最佳編曲人獎。

《赤伶》——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

《以父之名》——最佳單曲製作人獎。

……

而華風的藝人只有徐晨易有收穫,憑藉《以父之名》拿下最佳男歌手獎,封了“歌王”。

他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就華麗轉身,從備受詬病的流量明星,脫變為實力、顏值並存的新流量明星。

同時也宣告,姜戈的巨星之路成功了。

這個娛樂圈的話題王,再一次霸佔了各大新聞網站的娛樂版塊。

“《以父之名》一響,上臺領獎!”

“流水的入圍者,鐵打的姜戈!”

“無姜戈,不金曲!”

“下一屆還有自寫自唱的《青花瓷》,有點不敢想象。”

“難道明年又要拿十個獎?”

“華語歌壇未來十年,是屬於姜戈的!”

……

不是姜戈太強,而是華語歌壇正處於變革時期。

21世紀之後,網際網路和行動通訊快速發展起來,而華國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並因此佔據的渠道優勢,“傳統唱片業模式的華語歌壇”成為過去,“網際網路時代的華語歌壇”正在尋找一條正確的道路。

相信不久的將來,會再現那個百花齊放、神仙打架的華語歌壇。

姜戈的熱度和話題度又創新高,但是,《少年包青天》的討論逐漸消失在大眾視線;張黎明、劉榮華的新歌之爭落下帷幕,《偏偏喜歡你》以微小的優勢勝了《一起走過的每一天》;《青花瓷》穩如老狗,連續拿下了打歌榜的93個日冠;《披荊斬棘的哥哥》一期比一期精彩,成今夏最火綜藝。

一個月的假期結束後,姜戈召集了所有導演來公司開會。

“幾家敬老院和福利院已經聯絡好了,到時候要放訊息給媒體嗎?”人還沒來,莫嵐先彙報了一下工作。

“沒必要,這些事又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姜戈搖搖頭,雲淡風輕的說。

明星都有做慈善的習慣,有為了自己利益的,有為自己打造人設的,也有單純是獻愛心的。

而他做慈善的目的,只是在繼續父親之前所做的事而已。

姜勇提這件事時,姜戈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答應了,沒有任何的理由,也沒有任何的想法。

不過……

當時他的腦海裡,浮現出電影《私人訂製》的最後一個片段來。

【記者問葛優:“如果你有一百萬,你可以捐出去嗎?”

葛優回答:“願意。”